第409部分(第3/4 頁)
於宗外執行公務,因此難以分身前來,留在宗門的弟子,約有二千餘人,此刻早早的聚於臺上,不曾少了一人。
一來離上次千修薄標名,已有三十餘年,很多新晉弟子怎瞧過這番熱鬧,自是要前來觀瞻的,而原承天以客修身份得以千修薄標名,亦是天一宗開宗以來的未有之事,又怎能錯過了?
以客修身份而得以標名,亦彰顯天一宗胸懷廣大,求賢若渴,此事傳揚出去,想來投納宗門之士必若雲集,宗門弟子更生向上之心,天一宗盛名遠播,好似繁花塗錦,火上澆油。這天下第一宗門的位置,想來更是千年不易了。
原承天步上高臺之時,唯有關啟乾與薛靈雀陪伴在側,而臺上諸修則將目光齊刷刷瞧來,人心千種,那目光之中,自然也是五味雜陳。
不過修士聚會,卻與凡夫不同,並無鼓掌喧譁之禮,只因諸修一旦吐氣開聲,那靈壓何等強大,這山石再堅,只怕也是承受不住了。
因此諸修都是盤坐於地,默默無語,唯將行注目禮罷了。
便是注目禮,亦是對修士的考驗,修士就算不言不語,那靈壓也是掩飾不得的,千修齊將目光掃來,不亞於祭出強力法寶,關啟乾與薛靈雀自是不懼,端看原承天如何應對了。
原承天剛剛踏上高臺,就覺得一股股強大靈壓撲面而來,這其中,難免有不懷好意者偷偷的盡力施為,想給原承天一個難看。
關啟乾與薛靈雀雖不是那靈壓的目標,也難免受到波及,就見二人的衣袂飄飛,那薛靈雀的腰帶,更是直直的飛了出來,如箭矢一般。二人猶如此,原承天所承受之力可想而知。
二人不由大皺眉頭,可修士的注目禮,原是對原承天的考驗,也不能就此變臉,更不能事後去尋人的麻煩。
原承天聲色不動,二重風月之體首先施展,先護住了周身,以免肉身受損,再將神識放了出來,就在身周形成一道無形屏障,有這神識護體,那靈壓再強,也不過是隔靴搔癢罷了。
而諸修見到原承天衣袂不動,竟將兩位長老也比了下去,更是又驚又羨,此人得以標名,果非浪得虛名。那暗中搗鬼之人,見原承天如此手段,也只得悻悻然收了手。
原承天見這壓力散去,也將神識一收,此時山風方尋機拂來,將身上的大白吉服鼓盪而去,真個兒是衣袂飄飛,宛如仙人一般,山上諸修心中怎能不暗暗喝采。
原承天這才抬頭,向臺中心望去。千丈之地,唯有一人獨立。其實便是此人立於萬萬人之中,那也是卓然出群,萬萬人之中,你第一眼瞧見的必是此人。
此人正是天一宗本屆宗主周不朝。凡界七大陸,我皆不拜不朝,世間萬千修士,唯我獨尊。
原承天瞧見此人面目,卻是心中一動。
第0713章千修薄前得福緣
按理說此人相貌與原承天毫無相似之處,可原承天瞧了他一眼,就覺得是在照鏡子一般,這種感覺極其微妙,然而這經歷對原承天來說,則是非止一次了。
這便是說,天一宗宗主周不朝,亦是大修分魂之一,與自己系出同源。原承天赫然發現這個可怕的事實,又怎能不聳然動容。
與陰老魔不同的是,周不朝的氣息若有若無,若非原承天與其直面相對,再也感受不到的,但大修分魂之間,自然有一種微妙的感應,絕非旁人所能體會。
周不朝已是羽修中乘,這個境界的修士絕非原承天所能抗衡,更何況周不朝身為天一宗的宗主,又豈是尋常的羽修中乘可相提並論?原承天就覺得心臟徒然沉了下去。
“卻不知此人會如何待我。”原承天目光直直的瞧著周不朝,以盼能從這人的神情變化瞧出對方的心意來。這樣瞧著人頗為無禮,可原承天深知生死於一線,又怎能再計較什麼禮數?
周不朝的神情仍是微笑從容,怎會有一絲變化,甚至連其身上的靈息,也不曾有絲毫改變。
萬眾矚目之下,原承天畢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用神識去探查此人心思,更何況此人亦是極有可能有神識在身,自己不如隱功藏拙,也好為日後留條後路。
周不朝道:“原承天,你雖是本宗客修,可自入本宗,便立下奇功無數。前者誶眾登入天闕,造福數十弟子,其德澤及後人;此次入天靈宗為使,更是大破十大魔神陣,揚本宗威名於異域。本宗因你之故,名震天下,千修薄上,又怎能不書你名姓?”
原承天此刻神經繃得緊緊,絕不敢放過周不朝的一言一行,雖說此人不敢突施偷襲,可羽修大士,自有無窮手段,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