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3/4 頁)
進來聽聽。”
趙允弼把幾個兒子都叫了過來,趙宗景站在了門口,連座都沒有。都趕出家門了,哪兒還有他的座。趙允弼即便已經心軟,卻並沒有表現出來。
“為父剛剛去了宮裡,陛下說了,要派遣一個宗室子弟,代表陛下,去監那斬龍臺,你們願不願意?”趙允弼只當沒看見,直接說事兒。
“父王,怎麼監斬龍臺?”
“斬龍臺在哪?”
……
一聽說斬龍臺。一應王子們沒一個不好奇的,紛紛問道。
然而當聽說斬龍臺在蜀川,所有人都沒了興趣。
這不是廢話嗎?
自古皆雲蜀川難。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而現在竟然還多一個“川”字。那斬龍臺竟然位於巫山縣西部長江南岸的錯開峽,距縣城八十里,離黛溪鎮約十里。黛溪水由南注入長江,峽谷幽深,兩岸山勢犬牙交錯。東面的巖戥上,立著一根頂細底粗、高約60多米的圓形石柱,叫鎖龍柱。隔峽相對的西面,有一個半環形的石巖,向上望去,形如同石鼓,傳說這是大禹治水曾經鎖龍之處,名斬龍臺。
享受慣了京城繁華,養尊處優,含著金湯匙的小王爺們,哪能受那個罪,紛紛搖頭。
趙允弼看著也生氣:“祖宗一刀一劍打出來的江山,要是讓他們看到後代子孫如此懦弱,在天之靈都不能安息!罷了,你們都滾蛋吧!”
雖然他一點兒也不想讓自己兒子去,但是兒子們這麼慫蛋,他還是很生氣。
幾個小王爺如蒙大赦,唯獨站在門口的趙宗景沒有離開,他遲疑了一下,仗著膽子問道:“爹,孩兒能去嗎?”
……
斬龍需要宗室出力。雖然張天師沒有明說,但是在場的文官們哪個不是人精。這哪兒是要出力,分明是要人命的差事。
不過正因為是這樣的差事,賈昌朝也才充滿了幹勁。老倌兒修煉幾十年,早就成精了,從皇宮回來,他就派人去打聽了。看看皇帝是個什麼章程。
這一看,就如他猜測的一樣,皇帝並沒有說出實情,而是希望有人不知情下,擔了這差事。
這一下,他就好辦了。
賈昌朝立即派人給趙允讓送去了訊息,希望老王爺能趕快派兒子出來。
這樣幹,有兩個好處。一個自然是簡在帝心了。皇帝沒有說,但是皇帝知道自己是出了什麼力的。
而另一方面,這也算是個把柄,皇帝的把柄。雖然不一定用的上,但他絕不介意有這麼個把柄。
最妙的是,他只不過是個送信的。不知情的趙允讓,說不得還要知自己的情。
他的想的是美好,然而一個盯上那椅子的人在皇宮裡面,又怎麼會沒有人手?……
“父王,我看賈相公這是瘋了!”趙宗楚大聲說道:“張天師是什麼意思,他不知道?”
皇宮中並不是多保秘的地兒。張天師這邊講完兩個故事,那邊趙允讓便知道了。
賈昌朝真心以為自己是個聰明人,別人都是蠢蛋。一如他在歷史上乾的一樣,直接懟贏了歐陽修,然後一轉身,他也被人懟離了京師。
沒人是傻的。
趙允讓壽眉低垂,沉吟道:“賈相公這人是假聰明。沒什麼大不了的。只不過這事重要的是龍氣,並不一定會死人。只是這龍氣需要多少,沒了這龍氣,還是皇子嗎?我這心裡放不下。”
“爹,你擔心太對了。”趙宗漢也說道:“我等身為宗室,所以有龍氣,如果沒有了龍氣,我們與普通人又有什麼區別?”
幾個兒子,七嘴八舌頭,不管是要命,還是要龍氣,他們一個也捨不得。這也算是提前知道的壞處了。
正因為知道監斬龍臺的代價,他們才發現不管是沒了命,還是沒了龍氣,對他們只有壞處,而沒有任何的好處。
第357章 甩鍋
“你們說的好聽,誰都不去,要是陛下問下來,該怎麼說?”趙允讓也不想讓任何一個兒子去,哪怕是他最不喜歡的兒子,他也不想。但是這有一個前題,那就是不能惹怒趙禎,不能給皇帝留下不好的印象。畢竟他要打的那把椅子的主意,最終還是要趙禎點頭才行。
老二趙宗樸眼珠轉了轉,突然道:“父王,你看我們不去,其他人也未必願意去,如果找不出人,就隨便找個人算了,反正宗室子弟眾多,監斬龍王這事兒,總是會有人樂意的。”
趙允讓雖然精於算計,但是他卻不是一個果敢的人,不然原歷史登上皇位的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