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2/4 頁)
吳祿貞說服,委他以重任,任武昌武普通學堂教習、會辦,一時轟動武漢。吳祿貞利用職務之便繼續從事革命活動,廣泛撒播革命火種,建立了國內第一個秘密組織“花園山聚會”,倡導“秀才當兵”,使得一批具有新思想的知識分子從軍,大大加強了軍隊本身的文化程度。也就是在花園山,宋教仁與吳祿貞等人相識,並從此走上了反清革命之路。
一九零三年,吳祿貞應黃興邀請,同李書城、耿覲光等人前往長沙與黃興、宋教仁等在湖南發起組織華興會,積極協助黃興制訂在長沙起義的計劃,籌劃湖南獨立。恰逢此時,清廷在北京設立練兵處編練新軍,急需用人,吳祿貞被在日本士官學校的好友良弼舉薦獲准,北上就職。在京期間,他仍與湖北志士暗中聯絡,宋教仁亦曾在上海給他寫過書信。
一九零五年,吳赴新疆伊犁考察新軍。因忤陝甘總督升允,被撤去監督差使,並扣留於蘭州。他遂趁人不備,連夜逃脫,趕赴上海來找宋教仁。
歷史已經因為陳文強的存在和活動而改變,或者說很多人的命運因他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綬卿兄,現在有兩條路可供你選擇。”宋教仁推過去一盤切好的菠蘿,笑著說道:“先嚐嘗這瓊州水果,用鹽水浸過的。”
“鈍初真是好生活啊!”吳祿貞看了看室內擺設,搖頭慨嘆:“一別兩年多,變化很大呀!”
“只這顆反滿之心未變。”宋教仁淡淡一笑,說道:“言歸正傳。一條路呢,是象當年兄強兄所建議的‘投身中央,伺隙而動’;另一條呢,索性甩開所有羈絆,幫我們組織訓練革命軍隊。”
“之前你也試探過,差不多的意思。”吳祿貞沉吟了一下,說道:“今天把話挑明瞭,我也說一下自己的想法。瓊州,荒僻之地,遠離中央,即便能起事,也撼動不了滿清朝廷;湖北,中國腹心,一旦發難,則四面響應,大事可成。”
“我也希望家鄉首義,率先吹響衝鋒的號角。”宋教仁微皺眉頭,耐心地說道:“但你也可以想象,無論是爭取會黨,還是爭取新軍,都要隱秘行事,並非一日之功。當然,這方面的工作我們一直在做,並沒有鬆懈。可如果能在相對公開的條件下,大舉組建軍隊,加以訓練武裝,也不失為可取之道。甚至比暗中運動,還要更加方便快捷。”
吳祿貞想了想,遲疑著問道:“誰人有此本事,有此財力?不用多,只武裝一鎮人馬,你可知道要花費多少?”
“我不管花費多少,也不愁如何籌措。”宋教仁笑著說道:“反正我們復興會計劃在兩年內要至少組建起兩萬多人馬,然後直取兩廣,再伺機發起對滿清的總攻。”
“好大的口氣。”吳祿貞有些不可置信,想了想說道:“你得讓我看到更確實的證據,否則,我還是覺得回到中央,伺機掌握軍隊更把握。”
“很快就讓你看到。”宋教仁呵呵一笑,信心十足。
………………(未完待續。)
第九十七章 同性*愛,抵美風潮
感謝新天地,青松遠情,白蘭度楊,我愛羅V,竊天之目,J珺,滅掉小日本,一步*天王,老鐵公雞,思飛28,秋夢私語,奈@何,nyzcc等書友的打賞和月票,祝朋友們心想事成,闔家幸福。
***************************************************************************************
吳祿貞還沒有看到陳文強,也不知道陳文強是復興會的核心領導人之一,他與宋教仁繼續就革命這個話題談論著,爭辯著,直到深夜。
而此時的陳文強還在駛往上海的輪船上,他躺在鋪上,正在慢慢進入夢鄉,可又在迷迷糊糊的想。儘管他知道睡醒以後,又要挑起重擔,可當他在試著把擔子放下後,突然又覺得自己充滿了活力。頭腦裡又是一段時間的空白過後,陳文強覺得現在只剩下透過眼皮照在眼球上的燈光,溫暖。接著又是空白,漸漸平靜下來,漸漸癒合……
夜色是一樣的,不管是在海上航行的輪船,還是在上海這座城市。但各人卻在做著不同的事情,有著不同的心境。
羅登,此時正在自己上海的家裡,與琳娜做著一場攤牌似的爭吵。他回來已經兩個多月了,卻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琳娜還是那樣冷漠,確切地說是對男女之間的那種事極其冷淡,甚至可以說是厭惡。直到,他知道了原因,這讓他既憤怒,又感到不可思議。
“好吧,現在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