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2/4 頁)
接下來就簡單了,他們因為解決了生計問題,而願意遵守我定的規矩,並保持乾淨和整潔。”
陳文強轉向了徐錫麟,很難看地笑了一下,“我不知道中國有多少貧民窟,但那種貧困、骯髒的景象應該隨處可見吧?”
“是的。”徐錫麟沉痛地說道:“隨處可見,到處都是窮人、乞丐,或者是為生活壓力所變得麻木的人。”
陳文強點了點頭,說道:“我只改變了一小塊地方,改變了一群人,力量所及是一方面,這個國家、社會的大環境更為關鍵。正因為如此,我願意資助你開辦學堂,為改變這個大環境而盡一份力。”
“文強兄——”徐錫麟剛張嘴說話,已經被陳文強擺手打斷。
“這是一件危險而光榮的事情,我的意思你明白。”陳文強若有所思地看著徐錫麟,“我在上海灘也算有些勢力,如果有什麼需要,你儘可以來找我,就算我不肯幫忙,可也不會出賣朋友。但有一點,我希望這是隻有你一個人知道的秘密。”
“錫麟明白。”徐錫麟鄭重地點了點頭,轉而又笑道:“文強兄是過謙了,我雖然來到上海灘時間不長,可興義堂的大名還是知道的。文強兄身跨青紅幫,金三爺又差不多是金盆洗手,上海灘的幫派勢力可以說大半要聽文強兄的號令的。便是在這盧家灣,文強兄的身前身後也有高手護衛啊!”
陳文強回頭看了看,馮義和阿貓就在不遠處,不禁淡淡一笑,“談不上什麼高手,不過是跟班而已。伯蓀兄常在外聯絡走動,若是需要,我倒是可以推薦幾個高手相隨保護。”
徐錫麟猶豫了一下,笑著擺手,婉拒道:“算了,算了,錫麟一個人慣了,也怕別人吃不得那個奔波的苦。”
陳文強知道他是推辭,也就不再堅持,引著徐錫麟向自己的小別墅走去。邊走邊說著出資相助的事情,以及要順便在紹興開家藥店的想法。
徐家在紹興是一個名門望族,其父徐鳳鳴秀才出身,當過縣吏,家有田地百餘畝,在紹興城裡開有“天生綢莊”和“泰生油棧”兩家商鋪,是當地頗有聲望計程車紳。而在紹興開藥店,不僅可以得到徐家的照顧,還能把復興會的觸角探伸過去,這也是陳文強的如意算盤。
雖然決定在瓊州起事,並且力爭在瓊州建立起練兵擴充的基地。但江浙皖等東南之地是滿清主要財賦所在,離上海又近,民風較開放,工商業基礎也較內地雄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復興會在南洋的拓展比較順利,在國內建立據點則相對滯後,陳文強自然不想放過這樣一個機會。
“我還要在上海呆上一段時間,隨身帶著錢款也不方便,等到要走的時候,再來打擾文強兄,不知這樣可好?”徐錫麟開口問道。
“當然可以。”陳文強看出了徐錫麟的心思,併為此感到高興,便一口答應下來。
第八十四章 辯論還是解釋
陳文強的名聲雖然已經打響,但在當時的革命者眼中,他不是志同道合者,吸引力顯然是不如蔡元培、章士釗等人。可以說,蔡、章等人在上海就象一塊磁石,走過、路過上海的革命者都願意去拜望,去結識。
嗯,說不定徐錫麟會被蔡、章等人說服,加入到復興會,既增強了復興會的力量,又不用再重設據點那麼麻煩。
而會黨雖然不是什麼可靠的力量,但要完全撇開也不太可能。況且,加入會黨的也不盡是頭腦簡單、粗豪散漫的江湖人物,其中也有很多有知識、有文化的熱血青年,也有很多的人才可以招攬。
所以,不管是前期旅滬的陶成章,還是現在的徐錫麟,儘管他們沒有加入復興會,但聯合反清的意向是達成了,盟友的性質可以確定。
邊走邊談,兩人走進了住宅區,快到家門口的時候,便聽到女人的說話聲。陳文強聽出是綵鳳的聲音,便有意放慢了腳步。
一個穿著僕人普通的藍布衣的年輕姑娘正在院子裡,帶著一種謙卑的神情,眼睛朝下看著。
“那孩子今天不來了?”綵鳳微皺著眉頭,有些不悅,“是你們不讓她來了?”
丫環的頭垂得更低了,沒回答,或者是不敢回答。
“你是她的貼身丫環嗎?”
“是的,太太。”
“前幾天她是從你那溜到這兒的?”聽到太太兩個字,綵鳳微抿嘴角,語氣緩和下來。
“是。”丫環猶豫了一下,依然沒有抬頭,“她跑了,我們找不到她。”
“你看,她在這兒沒事,一點事兒也沒有。”綵鳳停頓了一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