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3/4 頁)
水鏡先生選擇這玉溪山是刻意而為之!”
司馬乾捋了捋鬍鬚道:“不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玉溪山雖是高不過百丈,深可清澈見底,這其中卻是有著十分不凡之處。
水鏡莊腳下是一道清溪,水聲潺潺,更是給這水鏡莊平添了幾許清幽和仙氣。據說,玉溪山也因此而得名。溪上有一便橋,人行其上,大有凌波微步的感覺,恍如騰雲駕霧。沿著莊後的蜿蜒小徑,直達玉溪山主峰。
據說這玉溪山是楚文化發祥地——荊山山脈的一支,南延70多公里,與玉印巖——當年楚人卞和的得玉之處遙遙相望。站在山巔,縱目望去,水鏡湖碧水長天,渾然一色,綠霧山影,宛如仙界。近處的南漳城人車如織;田園風光一覽無餘,山下蠻河如銀帶綿延,令人心曠神怡,塵念皆無。”
“和氏璧?難道是此山之中也是盛產神玉?”林易驚問道。
“關於這和氏璧的故事,這天下是早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世人大多記住其中驚心動魄的故事,卻大多忘了這卞和究竟是從何處而得的這塊珍寶!”司馬乾道。
關於這和氏璧的故事這其中自然是有很長的一段故事。說是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荊山(今湖北省襄陽市保康縣內)裡得到一塊璞玉。卞和捧著璞玉去見楚厲王,厲王命玉工檢視,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著璞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檢視,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乾了,接著流出來的是血。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為何,卞和說: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於是,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命名為和氏璧。
和氏璧面世後。成為楚國的國寶,從不輕易爾人。從楚文王到楚宣王的大約四百年間,世接代傳,和氏璧一直是歸存楚國王室。後來。楚國向趙國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趙國。也有一說是楚威王時,因嘉獎相國昭和滅越敗魏有功,賞賜予他。後昭和於赤山舉宴會飲,應眾賓客所求而拿出傳觀共賞。此時恰好此山下深潭有魚兒戲水,眾人趨之爭睹。那承想宴盡人散,和氏璧竟然不翼而飛!當時尚未發跡的張儀正屈附於昭和門下,眾疑其無行,必盜相國之璧。於是“共執張儀。掠笞數百”。但終查無實據,只好作罷。究竟是否冤案一樁不得而知,反正和氏璧了無蹤影,不知去向。數十年後,趙國宦官繆賢偶以五百金購得和氏璧。趙王聞之,於是佔為己有,從此璧落趙國。
究竟這和氏璧是如何從楚國落入道趙國之中,這史書雖然是沒有明確記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找和氏璧最終是歸了趙惠文王之手。後來這這件事情讓秦昭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對趙王說,自己願意用十五座城池來換“和氏璧”。
此時已是戰國後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現在是兵強馬壯,而趙國卻只能是苟延殘喘於秦國淫威之下。這才引出了這藺相如完璧歸趙這千古佳話。
趙王看了秦王信後,心裡想:秦王一向是隻想佔便宜,不肯吃虧的人。這一次怎麼這麼大方?要是不答應他的請求吧,怕秦國興兵來進攻;要是答應吧,又怕上當。他想來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們商量,但大臣們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想找個可以派遣去回覆秦國的人,又找不到。
這時宦官頭目繆賢舉薦藺相如此人去完成這個艱鉅的任務,藺相如知道了這件事,便對趙王說:“大王,讓我帶著和氏璧去見秦王吧。到那裡我見機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帶回來。”趙王知道藺相如是個既勇敢又機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藺相如到了秦國,秦王在王宮裡接見了他。藺相如雙手把“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接過來左看右看,非常喜愛。他看完了,又傳給大臣們一個一個地看,然後又交給後宮的妃子們去看。
藺相如一個人站在旁邊,等了很久,也不見秦王提起割讓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沒有用十五座城池換取寶玉的誠意。可是寶玉已經到了秦王手裡,怎麼才能拿回來呢?他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個計策。只見藺相如走上前去,對秦王說:“這塊和氏璧雖然看著挺好,可是有一點小瑕疵,讓我指給大王看。
秦王一聽和氏璧有瑕疵,趕緊叫人把寶玉從後宮拿來交給藺相如,讓他指出來。藺相如拿著和氏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