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第4/4 頁)
晶一般。神色冷淡。全無人氣。唯有一身道意。
擦肩而過,神色未變,他眼中似乎全無秦先羽二人,或者說,這兩人與地上的石塊並無不同。
又是一個清淨心?
秦先羽倒吸口氣。
清淨之心者,赤子之心者,或清淨境者,俱是極為罕見的人物。千萬人中未能尋得一個。或許幽州大地廣袤,人口億萬,能夠有許多這類人物,但心性難以判定,並非根骨一般能夠測得出來。
古往今來,並不缺乏心性絕倫者,絕佳根骨者,但大多未能得遇仙緣,導致埋沒天資,碌碌一生。壽盡之後,只留一具枯骨。化作塵土。
但道德仙宗竟能蒐羅出這許多心性脫俗的人物?
“天生清淨境者,清淨之心者,諸如此類,我道德仙宗並不缺乏,但本門真正看重的,還是他們的成就。”
少年說道:“能夠進入這裡的,並不一定都是清淨心,清淨境,但他們必然都有所成就。”
秦先羽聽出了許多不同的含義。
道德仙宗,並不缺乏清淨心,清淨境之人,或者此地之外,便有一些這類弟子。而在這裡的弟子,必然是有所成就的。
秦先羽沉吟道:“比如這位?”
“他也本是門中一個尋常弟子,修為極快,後來有所感悟,也如之前那廝一樣,感悟道學,心性變化,溫善平和。”少年說道:“再到後來,他修成了道劍,憑藉這種淡然心性,熬過了道劍的諸般考驗。”
秦先羽微微皺眉。
“修成了道劍,他時時斬去心緒,深研道學,已成清淨心。”少年說道:“憑藉道劍來護道,修行再無憂慮,他雖是三代弟子,卻也已是金丹九轉,內蘊元胎,功成圓滿的人物。後來他閉關十年,近些日子才破關而出,據說再過不久,將嘗試元胎化道,邁入道境,成就道祖。”
秦先羽半晌無言。
各宗二代弟子乃至和掌教同輩的一代弟子,都未必有九轉金丹的功夫,而他一個三代弟子,竟然已是要嘗試成就道祖。
九州仙宗之中,恐怕也沒有多少這樣的人物罷?
至少燕地裡面是沒有這等人物的。
但細想來,修成道劍者,萬邪不侵,大道無憂,他又已是清淨心,有這等成就,卻也並非難以置信的事情。
道劍原本出自道德仙宗,後九宗俱有,但均是傳統道劍。秦先羽體內這一柄,是燕地一位極為出色的道祖改善之後的道劍,能有護道之用,不拘是自身情緒,還是外來不利之物,俱能斬去,亦能用以對敵,十分不凡。
而真正的道劍,乃是心神交合而成,以精氣神凝合,從虛無而來,以神為爐,以性為藥,以定為火,以慧為水。修成之後,護衛自身大道,不受外物所侵,能斬心中思緒,能滅外來不利之物,但獨獨無法出體對敵,只能護衛自身。
可是這樣的道劍,正是道德仙宗所看重的。
能夠修成道劍者,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