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4/4 頁)
,連主帥何時失蹤都無人能說。
他們贏了戰爭,卻丟了修奈澤爾。
三團長官商議之下,推舉年事最長的約克希倫為臨時統帥。約克希倫上任後的第一道命令,是打撈所有屍體。
他不能接受修奈澤爾戰死。誰都不能接受。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拖著困頓軀體計程車兵又開起戰船,入海撈屍。沒有人抱怨,沒有人喊累。
晝夜不停的打撈持續了一週。一週依然了無所獲。
無計可施的約克希倫悻悻然撤軍,萬般不情願地上報這遲遲隱而不發的心中詬病。
凱歌依舊,榮耀依舊,也難叫將士展開笑顏。
天下百姓尚不知的悲哀,他們已承受一週。比戰爭還難熬的一週,比喪親更入骨的哀痛。
***
大軍凱旋的第二天,王室幾經思量,無奈對外公開。
舉國譁然。
他們深愛的修奈澤爾殿下不明不白地離開,身死未卜。這樣的結局,誰能接受?
沒有人能接受。
人們都說修奈澤爾是上天眷顧的王儲,他一定還在人世。這只是上天同他的信徒,開的一個不怎麼好笑的玩笑,是上天在考驗他的信徒。
這話說得有多自欺欺人,其實心知肚明。而人們卻偏偏喜歡這樣地,自欺欺人。
沒有人願意,面對現實。
曼格菲斯還是一樣的平靜。戰爭的陰影彷彿從未能撼動這一片堅實的土地。
陽光正好,花開正豔,他們坐在後院中,面無表情。
茶香淡了,茶也涼了,茶水還是滿滿一杯,竟也無人去喝。
每個人都在想心事,而每個人的心事至少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堅信,修奈澤爾還活著。
不是自欺欺人的安慰,是真的相信。
寫有“勿忘前約”的信紙,此刻正攤在茶几中央。
八雙眼睛緊盯,看透了寥寥數言意下之意,卻想不通“為什麼”三字。
——為什麼於立下大功之時抽身離開?以死相欺瞞天過海的做法,究竟是為了掩誰的耳目?一走了之遁地三尺,可會使多年的苦心經營功虧一簣?
太多的為什麼,能夠回答的人,卻已遠去。
☆、Chapter。21(2) 戰火迷霧
***
樹蔭很厚,鳥羽很長。各色斑斕的鳥雀飛騰林間嬉戲,嘰嘰喳喳不絕於耳。
樹蔭下的行人帶著寬沿帽,壓低了帽簷看不清神情。
偶爾有鳥雀停留路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