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4/4 頁)
卡倫特的奏章寫得雖說十分溫和,沒有什麼嚴厲的指責。就連伊萊亞的謀逆也是用“不確定”帶過。然而,在別人眼裡就是特別嚴重的一件事了。
女王徹查的命令還沒有來得及下達,像是被揪住尾巴的狗,伊萊亞也急得跳牆。他連夜調動掌下的軍隊,竟妄想以軍變達到政變。
難以置信的修奈澤爾帶傷出征,親自都督原維勒兵團、英靈、英耀部分軍兵從約哲姆出發,與加西西港的英魂軍團、貝爾塞萊得的邊庭十二團第四團格威、科威底斯里的邊庭十二團第六團曼和,分四路由水陸並進。
伊萊亞封地哈沃登堡所在依山傍水,雖未有是窮山惡水,然而山水所在,畢竟也是一道天然屏障。修奈澤爾大軍所向,士氣振奮民心歸附,伊萊亞忖度與之相較懸殊又兼準備不足,於是藉由這地理優勢,堅守不出。
修奈澤爾安營紮寨,不搦戰,也不攻城,一點不心急。因為伊萊亞的糧倉在這山腳之下,堡裡的糧食消耗殆盡,他終要派人下來取糧,那時便是修奈澤爾的時機。而今他們高枕無憂,伊萊亞卻是夙夜不安,能叫敵方心理疲憊,未必不是戰略一種。
與不列顛不溫不火的內戰不同,凱厄司國內的戰況激烈許多。
自親衛突圍、使臣歸國之後,城邦軍改變戰略,分組連軸攻打。晝夜不停如走馬燈變幻交接,打得正規軍苦不堪言。
一個連眼都沒好好合上過計程車兵,哪來精力作戰。
實在抗不住的軍兵接踵投降,更有禁衛軍統領與第一師師長結成內外之盟,由禁衛軍鉗制親衛軍,第一師開門聚城投降,並生擒佩恩諾耶及黨羽捆縛城樓之上。
浮脫、高藍兩軍將領入城,當即下令將罪人斬首。佩恩諾耶及黨羽的頭顱從城樓上被投下,底下軍民一片歡呼喝彩。
塵埃落定,已是三兩週後的事了。
這三兩週之中,伊萊亞果然糧盡下山,修奈澤爾立即展開攻勢。然而伊萊亞儘管智謀不及修奈澤爾,這山窮水盡之時卻也有急中生智。原來他派部隊下山運糧,使想誘使修奈澤爾進攻。修奈澤爾繞是考慮到這種可能,也不會不進攻。
兩軍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