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4 頁)
男人用語,一問是跟男師傅學的。”林雨豪說。
“還好,我打工只負責刷碗,不用和客人說話。”牛曉東說。
“好了,你說打工了,罰酒!罰酒!”張慧娟指著牛曉東說。
吃完飯,牛曉東提議去他家附近的下總中山寺玩,李夢華原本就無事可幹,張慧娟請了一天假,索性想玩個痛快,林雨豪本來想走,自己是開車來的,想想還是送他們吧。
☆、下總中山寺
日本城市的街道都十分狹窄,就連國道也只是雙向四車道,牛曉東在副駕駛領路,張慧娟和李夢華坐在車後座。開出市區不遠,拐過一條彎路,前面出現一座小山,山上長滿了高大茂密的樹木,向左駛上一條石板坡路,兩旁都是賣各種土特產品和工藝品的小店,還有一些小吃店,二、三層的傳統日式木屋,一樓是店鋪,樓上是住宅。這些造型古樸的小木屋少說得有一百多年曆史,木頭都呈現一種古銅色。店主人身穿和服,與古樸的建築、靜謐的山林融為一體。
“這裡有這麼多古色古香的小房子啊?”李夢華說。
“這些房子,你們在東京看不到吧?”牛曉東說。
“看不到,都可以拍古裝劇了,連群眾演員都不用找。你們看這家賣的紙傘多漂亮,是手工製作的吧?”張慧娟說。
“要不要停車去看看?”林雨豪說。
“還是先到寺裡吧,這裡人多不好停車。”牛曉東說。
“真沒看出來,這裡還是個旅遊區吶!”張慧娟說。
“你們不要小瞧農村,不要小瞧這座山,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嘛!”牛曉東說。
“你詞兒還挺多的吶!”張慧娟說。
石板路的盡頭就是下總中山寺,寺廟前面有一個停車場,裡面停著一些車。日本寺廟和中國寺廟有所不同,日本寺廟簡樸得多,沒有中國寺廟的高大雄偉,也很少看到紅色,廟宇殿堂除了原木色就是藍色,香火也沒有中國寺廟旺盛,多少有些冷清,可能更有利於僧人們靜修。下了車,李夢華和張慧娟打著遮陽傘走在前面,牛曉東和林雨豪跟在身後。
“你們沒到過日本寺廟吧?”牛曉東問李夢華她倆。
“我去過東京淺草寺,沒這裡大。”李夢華說。
下總中山寺廟門很樸素,甚至有點兒破舊,進入大門,沒走幾步,前方綠竹環抱下一座小木龕,石頭基座,低垂的龕簷,木龕前還豎立著兩米多高的井字形木架,木架上掛滿了白色紙墜。
“這是什麼廟?怎麼看起來不像佛教建築吶?”李夢華問。
“應該是神社吧。”張慧娟說。
“裡面黑乎乎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