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拉上來。
最初,我輔助他做一個個動作,接著,讓他看示範(我讓政嗣穿給他看),同時用語言提示“坐下”“右腳穿進去”等等。在他卡殼的時候還得輔助一下或指一指褲子。一週左右就行了。
此後只要催一下“好了,穿褲子吧”,他就會穿好了。我也不忘表揚他:“穿得挺好,真行啊!”或者獎勵他做一些喜歡的事情,比如“既然穿得不錯,就出去玩玩吧”。
上衣、襪子等等也這樣練習穿著。外出之前,按照穿著順序擺好襪子、T恤衫、褲子、上衣,只要喊一聲“外出了”,他就會自己穿好衣服。
接下來挑戰穿鞋。之前每當外出,徹之只會直挺挺地站在玄關處等我給他穿鞋。於是,首先讓他坐好,自己拿好鞋子:穿鞋吧,然後在旁幫忙輔助一下,一起把鞋穿好。一穿完就表揚:“會穿鞋子啦,真棒!到外面玩去吧。”利用他愛外出遊玩的心理,耗時數月,逐日漸進,終於學會了自己穿鞋。
(有獎勵有表揚就有動力,喜歡外出玩耍的愛好倒成了他學習的動機。)
可另一方面,徹之對所穿的衣服產生了偏執,這著實令我頭疼。他討厭有領子的衣服(也許衣領蹭著脖子不舒服吧),拿剪刀把衣領全部剪掉。從此我只給他買圓頭無領的衣服了。有段時間,他對黃色情有獨鍾,非黃不穿。
如果一直穿著老頭衫式的黃衣服,未免過於單調乏味,他本人也休會不到穿衣的樂趣。為了使他擺脫這種刻板偏執的狀況,我設法讓他自己選擇衣服,而不是我預先給他準備好。
於是和他一起去商店選購衣服(畢竟和買零食不一樣,徹之只是在我擺列的幾件衣樣中隨便挑選而已)。買回來的衣服在徹之專用的敞開衣櫃裡摺疊放好。
每當外出,我事先準備好襯衫、褲子、襪子,每樣三種,供其選擇。徹之總是挑選偏愛的同一件衣裳,偶爾也瞥一眼旁邊的其他衣褲。我趁機推薦“這件挺可愛的,挺有型的”,乾淨利索地遞給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讓他穿上再說。有時給他哥倆買回同樣的衣服,先讓政嗣穿上,我特地在旁讚賞:“小嗣穿上這衣服真可愛!”——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有意無意地提示徹之,他也會從自己的衣櫃裡拿來同樣的衣服穿上。
過分拘泥於同一服裝,生活質量(QOL)不高,但是一味強行制止“穿這不行,穿那件”,只能使其走向偏執的極端,反而於事無補。因此,有必要讓他在一定程度上自己挑選,自己購買,逐步拓寬自己的興趣範圍,日益豐富自己的著裝品味。
現在徹之的書架式也三年小視窗了其寢室的整整一面牆壁,大到T恤衫、褲子、運動服、毛衣,小到襪子、皮帶、手帕之類,全部摺疊擺好,一目瞭然。西裝(一季三件)、外套等也在衣架上掛得井井有條。
每天徹之自己從中挑選當天要穿的衣服。
他小的時候,為了方便更換,我按順序預先把衣物放在籃子裡,他只要從籃子裡拿衣服穿好就行,無所謂冷熱。現在,他主動留心氣候和天氣的變化了。
比如,徹之某天挑選了不合季節的衣服穿上,我適時建議:“今天挺熱的,不如穿短袖吧。”可如果他本人執意要穿長袖的,那麼就暫且聽之任之吧。當天徹之穿著長袖襯衫,汗涔涔地回家。有了這次體驗之後,第二天就主動改為半袖的。
(當初做了不少嘗試和努力無非是為了讓他擺脫對同一種衣服的偏執,現在看來,這些倒成了培養當今世間所謂的“自我選擇、自我決定”意識的基礎。而自我選擇、自我決定倘若缺失,提高生活質量、豐富生活內容就無從談起。為此,不要重視培養他由自己來選擇的能力。)
絕不在人前暴露小雞雞
徹之五歲那年,保育園裡一伴年長的老師告訴我:小徹有摸小雞雞的毛病。不會摩玩性器上癮了吧?一聽摩玩性器,我心裡咯噔一下,大吃一驚,當場不知如何回答。徹之將來說不定有性方面的問題吧,一種莫名的恐懼襲上心頭(現在想來,當時真是沒有必要那麼反應過度)。
在當天給班主任的聯絡手冊上,我這樣寫著:
從老師那裡受到摩玩性器的警告,真是難以置信。徹之摸摸褲子的前襠或挺著肚子跑動時,多半為了要撒尿,並不是為了要獲得性的快感。自己能說出要小便當然好,但他現在還不會說。正因為說不出來,所以要小便時總是憋得發抖,頻繁地把手伸向褲襠前部。此時,老師能否幫忙問一聲:“要小便了吧?去衛生間吧。”我想他馬上會停止觸控,幾衛生間飛奔。
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