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女生小說 > 四十二章經 > 9. 第9集《佛說四十二章經》

9. 第9集《佛說四十二章經》(第2/3 頁)

目錄
最新女生小說小說: 我把明月畫心頭攀龍引褰裳青女錦鯉的美食戀愛日常拯救系統:逃荒宿主你冷靜點夭壽了!陛下他將傳國玉璽當聘禮臥月棠新寡後,我成了新帝的嬌軟外室農門春記饈玉(古言1v1)鹹魚嫡女要擺爛,皇子夜夜來敲門身在婆媳綜藝,心在鄉村建設攝政王他對我愛不釋手我成了表哥的白月光錦鯉福妞:我在年代當團寵團寵農女小福娃權寵蠱妃:攝政王跪著求我回府后妃聊天群夫妻對拜,媳婦寵壞

。如土地上有很多的種子,但只有種子並不能開花結果,一定要有水的滋潤,才能使種子發芽,生長枝葉花果。

所以我們在三界的果報,主要是因有生死的業力;其次,是因有愛慾煩惱的滋潤。所以若未能調伏愛慾煩惱,則使我們所修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的善法,變成了人天的安樂果報,無法成就出世聖道。

最後總結:

汝等沙門,當舍愛慾。愛慾垢盡,道可見矣。

佛陀勸修行人,修習戒定慧雖是積集善業,但重點在於調伏愛慾煩惱,若能除去愛慾煩惱的汙垢,才能成就出世的聖道。所以在修習出世聖道的過程中,我們所要對治的是愛慾煩惱。不多過在對治過程中…我們有時看聲聞法,有時看大乘法,在大乘法中,有些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維摩詰經》中曾講到不二法門,所謂的染淨不二。

有一天魔王帶著宮女,想要干擾一位住茅篷比丘的修行。維摩詰居士知道後,他以神通力阻止這件事,又以大威德力把這些宮女帶回家中教育她們。

居士問宮女,平時在天宮做什麼事?宮女答說:我們整天唱歌跳舞,生活過得很快樂。居士教化她們說,妳們這些愛取煩惱的所緣境,是世俗的五欲境界,這種境界的樂受有很多的過失,以有煩惱故,有諸罪業故,有老病死故,非實安樂住。若以愛著心貪求世俗的五欲,這種五欲雖有樂受,但這樂受夾雜了煩惱,而貪、瞋煩惱的活動會破壞安樂。

其次,煩惱的相續增長,會使你付諸行動,造殺盜淫妄的罪業,這罪業會召感當來的苦果,所以對三界的愛著所產生的樂受,基本上在快樂的過程中,也帶動未來痛苦的因緣,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初雖美味,終成大患。

天上的宮女說,我們習慣追求快樂的感受,若要放棄快樂的感受,我們該怎麼修呢?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呢?居士答說,一個人追求快樂是可以理解的,但不一定要追求五欲的快樂,妳們有另一個選擇,可以修學大乘法樂。

什麼是大乘法樂呢?若發菩提心,思惟諸佛菩薩甚深功德,生起好樂追求的愛慾,這也是一種快樂。發菩提心後,修習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波羅蜜,修習這些善法,內心也會出現樂受。譬如你到大殿拜佛,拜佛後靜坐,此時身心在寂靜中也會出現樂受,這樂受與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相應,這種樂受沒有過失。

所以一個人對生命有所愛著,有所希望,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問題是你的所緣境要正確,不能有所顛倒。小乘教法對心的愛慾功能是完全加以消滅,是滅色取空,對一切法不受,他們的心安住在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對生死的雜染果報不生好樂,對諸佛菩薩的清淨功德也不生好樂。所以《維摩詰經》說,小乘學者發菩提心比生死凡夫還困難,因為他們把發無上菩提心的愛慾也消滅了。

身為生死凡夫,對愛著世俗的五欲,應該加以呵責,但自己也要知道,所對治的是與五欲相應的愛慾,這要以轉識成智的方式,把愛慾轉成對大乘佛法功德的希求,而不是把它消滅掉。所以調伏愛慾時,要用轉智而不是斷智,否則錯損菩提後,在成佛之道上,以後還是要啟動對無上菩提的希求,你得要花更多的時間來努力。

若修淨土者這個更重要,淨土法門的重點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如果只是厭離娑婆,不欣求極樂,對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創造的依正莊嚴,不生好樂,你不可能往生極樂世界,因為缺乏感應道交的因緣。

所以藕益大師的開示中,他呵責明朝修禪宗者是偏空暗證,內心就只安住在空性,對極樂世界所成就依正莊嚴的假名、假相、假用,不生好樂。藕益大師說,身為生死凡夫,起初修學偏重修空觀以調伏見思煩惱,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從空觀出來時,要觀察假觀,自己要面對個體生命的現實,對十法界的因果要做抉擇,抉擇出娑婆世界是雜染的因緣,極樂世界是清淨的因緣,所以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這一章要我們能調伏愛慾,所謂的調伏是我們應該追求大乘的法樂,因大乘的法樂沒有過失,而世俗的愛慾有過失,故應放棄,這是本章的大意。

第十七章明來暗謝

前一章講到愛慾的轉換,因為我們習慣在世俗財色名食睡的境界產生愛慾,如何把世俗的愛慾轉成對大乘佛法的愛慾,這要靠智慧的抉擇。在修智慧中,我們由雜染的因緣轉成清淨因緣,這先要建立大乘的信心——光明能破除黑暗。

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農家子狀元及第後重生後,娘娘在後宮橫著發瘋我的聖體能進化夫子她的夢中人重生,穿成惡毒女配之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