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第8集《靈峰宗論導讀》(第4/4 頁)
了脫生死、研真窮妄的這樣一個目標,表面上他是延續如來慧命,表面上是撐持如來的法門,“而不知痛為生死”,不能真正在心地上的研真窮妄下功夫,只是在表面上的“積學問,廣見聞,冀可登座揮塵而已”。這個“塵”是一個大鹿,就是一個大蹠的鹿,把這個大蹠的鹿的尾巴剪下來做成一個拂塵,古時候講經、唱《爐香贊》,他就是用拂塵,譬喻能夠佛法的力量能夠滌除我們心中的汙垢。
這段的意思就是說,古代的修行人的修行方向是向內的,他自己是向心地法門上去研真窮妄,現代修行人的弊端啊,他向外,向外去發展,發展他的事業,不知痛為生死。這兩個就有不同的方向,也就有不同的果報。那麼蕅益大師就做出了感嘆:
三、蕅祖的感嘆
嗟嗟,不與菩提大心相應,雲代佛揚化,吾不信也。不與為生死心相應,雲大菩提心,尤不信也。
我們如果不能夠跟菩提心相應,不是真正地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那麼你說你是“代佛弘法,吾不信也”。弘法的事業它不是一個輕鬆的事業,它跟我們在平常在佛堂裡面自己拜佛、打坐那種寂靜的相貌是不同,那有很多的干擾。很多的干擾,你能夠很堅定地做下去,這當中只有兩種情況:
第一個、你真正發菩提心了,你真正看到有情的流轉痛苦,你有一份的使命感要幫助他們,這是一種情況。
第二個、你為了名利心,你為了增長你的名聞利養,你做這件事情。
除了這兩種情況以外,沒有第三種情況,沒有第三種情況。你不是發菩提心,就是為了名利心,你才可能做弘法的事業,沒有第三種情況。所以,你不是發菩提心,你就是為了名利心,為名利心你遲早是敗壞佛法,因為你那個方向是錯的,跟佛法研真窮妄的宗旨相違背。
“不與為生死心相應,雲大菩提心,尤不信也”,這個地方很重要,蕅益大師講,這個菩提心是建立在出離心的基礎。
所以《廣論》上也一再強調,你自己不能夠體驗流轉的苦,你不可能幫助一切有情去解脫流轉的痛苦,你不幫助有情解脫流轉的痛苦,那你就是跟他攀緣感情,你對他沒什麼幫助。所以,沒有生死心,你不可能有菩提心,這是兩個重點。
勝負情見不忘,僅成阿修羅法界;名利眷屬意念不忘,僅成三途魔羅種子;隨其所見所聞而起法執,不能捨棄名言習氣,不達如來說法旨趣,不知種種四悉因緣,僅成凡外戲論窠窟。
勝負情見不忘——如果我們今天修行,你一開始出家就去做一些弘法的事業,也沒有能夠去思惟流轉的痛苦、沒有一個方向、你也沒有經過善知識的指導修我空觀,完全是過去在家的那些老毛病、那些老的思考模式做佛教事業,你這個勝負情見不可能消滅掉,那個人我的對待。你看到別人有功德啊,你一定會有嫉妒心,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