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女生小說 > 靈峰宗論 > 17. 第17集《靈峰宗論導讀》

17. 第17集《靈峰宗論導讀》(第4/4 頁)

目錄
最新女生小說小說: 雙重人格瘋批暴君日日撩寵小嬌嬌賜婚當晚,被瘋批太子強取豪奪小皇帝的戀愛腦物件不是我絆惹春風[雙重生]淺淵【古代兄妹骨科】誰懂,我在暴君文裡撩瘋批男主博弈【古代 百合】成了耽美文裡兄長和夫君的炮灰女配(1v3)反派別演了,男主他有讀心術全村都知道她是首輔掌上明珠嫡姐非要和我換親/被迫和孿生姐姐換親後全村都知道她是首輔掌上明珠!禁止呲牙(1v2 訓犬文學)庶兄在上(骨科,強制)通房丫鬟美人難馴:世子的高枝不想攀明月歌太師要欺上王爺桀驁撒嬌,暗衛嗜寵如命小暗衛今天宅鬥了嗎

觀,那是真如實觀。今知當體是,方恨自蹉跎。那麼這是兩個差別,所以我們從蕅祖所舉的例子能夠知道什麼是唯心識觀,什麼是真如實觀。這兩個觀的次第以後做一個總結:

由唯心識觀進真如實觀,密行成,顯行亦圓滿矣。

最後一段講出它的一個修學次第。我們剛開始應該先修唯心識觀,把這個雜染法跟清淨法做出一個明確的界限,然後再作不二的觀察,染淨是不二的觀察,應該是這樣的次第。這段是把止觀,我們在修止觀之前做一個總說,總標的說明。

這個意思是說,我們剛開始先明白我們一念心性,這個打妄想的心,從本性上來觀察跟諸佛是無差別的。那麼從作用上來觀察呢,一念的妄想它就創造了惑業苦的境界出來。但是我們在對治妄想的時候,剛開始治亂是用重點,應該用如夢如幻的止觀力來對治如夢如幻的妄想,應該剛開始有對治意。但是慢慢慢慢地,妄想調伏以後,你就能夠進一步達到真如實觀——妄想的本身就是真心。

所以《永嘉大師證道歌》他講一句話,他說“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他這個“不除妄想不求真”這句話看得出他已經安住在真如實觀,不除妄想也不求真,就是當下,當下就是。“今知當體是,方恨自蹉跎”,就是這句話的意思。不過剛開始我們應該照蕅祖的意思就是應該先對治,以如夢如幻的戒定慧對治如夢如幻的妄想,應該是先這樣做。

這個是講到大乘的兩種觀法,這兩種觀法都一定是要先明白你的那一念妄想的心就是佛心,然後從那個地方去起修的。修行一定是依解起行。

這個顯教偏重在觀心,諸位你如果看止觀的書看多了,不管是天台的止觀乃至於中觀的學者在觀,偏重在觀察一念心性。這個密教,它的所觀境多數在佛,觀佛法,我們講妙法,心法妙、佛法妙、眾生法妙。這個密教講本尊相應,它一定先強調本尊咒或者本尊的名號,它的依止處、它的觀察處偏重在佛法的境界。一般的顯教的修觀偏重在觀照現前一念心性,這個地方有差別,所觀境有差別。能觀的智是完全一樣的,就是唯心識觀、真如實觀這兩個差別。

丙二、別明(分二:丁一、理觀。丁二、事修。)

丁一、理觀(分二:戊一、對治止觀。戊二、圓頓止觀。)

我們看第二段的別明。前面是一個總標,這以下我們把這個止觀的內涵作一個個別的說明,我們分兩段,初理觀,二、事修。先講我們在淨宗的一個理觀,那麼第二個講歷緣對境的一個事修。

理觀分兩段:初、對治止觀,二、圓頓止觀。先講唯心識觀,先講對治的觀法,再講圓頓的觀法。對治的觀法,就是你以一個法門來對治某一個煩惱,一個法門它只能夠對治一個煩惱;但圓頓止觀是一個根本法門,這個法門一個法門是對治所有的煩惱,因為它從根本下手,這兩個的差別。先看第一、對治止觀,這個當中講到四念處觀。

戊一、對治止觀(四念處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神醫棄女重生歸來天仙路[忘羨]所謂黑山老妖地中行逃荒不慌,她成了各位大佬的乾孃農門長女:都是姐的過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