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第19集《靈峰宗論導讀》(第3/4 頁)
著五戒十善的善業,到人天得可樂果報。這樣的觀察是一個粗分的觀察。那麼我們再進一步觀察,這個業是誰來儲存這個業,誰來攝持這個業?就是一念的心性。
你的心改變了,這個業就會有變化。這就是:心能造業,心能轉業!
所以《楞嚴經》,阿難尊者問佛陀一個問題說,為什麼我們凡夫“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大家都是一念心性,我暫舉心,塵勞先起,我一起心動念就是煩惱,無量無邊的煩惱;佛陀一動念頭,無量無邊的三昧陀羅尼,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佛陀你這麼大的自在力。那麼佛的心念跟我們的心念有什麼差別呢?釋迦牟尼佛回答說,就是迷悟的差別,就是體同用別。
一個人做夢,在做夢的時候一念的夢心出現了很多很多雜染的夢境,他醒過來的時候,覓之了不可得,但是一念的夢心跟醒過來的心那個體性、明瞭性是一樣的,但是作用的確有迷悟的不同。這個地方就是你要修首楞嚴大定之前要先明白這個道理,就是生命就是一念的迷悟,這個是一個關鍵。
這樣的理論我們就可以去實踐它的修法。現在的關鍵就是說如何地轉迷為悟?這是一個修學方法了。再看第二段。第二段蕅益大師指導我們從這念迷惑的妄想轉成真心:
試思平日,起惑造業,畢竟是誰。今書經懺悔,又畢竟是誰。
先提出一個疑情:我們過去顛倒的時候,起惑造業,那個是誰呢,造業者是誰?你現在覺悟了,書經懺悔,開始讀誦大乘經典、開始懺悔,那個懺悔的人又是誰呢?
我們凡夫的心情是認為造業的就是“我”,“我”在造業,懺悔也是“我”。就是我們這一念明瞭的心性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小時候的我跟長大的我是一樣的,今生的我跟來生的我也是一樣的。講一個譬喻,我今天住在一個房子裡面,這個房子破舊了,我不要了,我換一個新的房子,但是那個人是一樣的,房子變化了,果報體改變了,但是那個“我”是不能改變的。其實這就是一個迷的境界,執著有一個“我”。蕅益大師的意思就是說,他利用禪宗的方式,利用疑情的方式,先把那個問題找出來,就是說起惑造業是誰而現在書經懺悔又是誰?說有一個“我”。好,觀察這個“我”是不是存在。
此造業懺悔之念,在內在外在中間邪,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邪,過去現在未來邪?
這個常一主宰的“我”在空間上是在內在外在中間?既然你說有一個“我”,你這個“我”應該有一個依止處,這個“我”是依止在什麼處所,在你的身體裡面、身體外面或者身體中間?或者是這個“我”是什麼顏色的呢?你說有一個存在的“我”,這個“我”是青黃赤白呢,或者是長短方圓呢,它是什麼樣的形狀?那麼這個時間,它是過去、現在、未來,這個“我”它是過去的、還是現在的、還是未來的?那麼這是提出一個疑情。
當然,這個“我”它最怕最怕就是你迴光返照。我們平常要是這念心老是在外境裡面這個色聲香味觸法活動、攀緣,我們一直覺得這個“我”是存在的,但是你一回光返照——果覓之了不可得,則罪福無主,名真懺悔。阿難所以頓獲法身,性比丘尼所以成阿羅漢也。
蕅益大師他這個思想是從《楞嚴經》,但是也跟禪宗的修行方法非常類似。禪宗的這種疑情幾乎思想是根據《楞嚴經》出來的。禪宗的傳承,我們看初祖跟二祖就看出他這個法門的傳承:
初祖啊,“祖師西來意”,從西土來到東土,遇到了梁武帝,結果話不投機,他知道這個因緣沒有成熟,就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等待弘法的因緣成就。那個時候有一個慧可大師,他就去參訪初祖。當然,初祖那個大威德,他也不敢進去,就站在門外。那個時候雪下得很大,那個雪就下到膝蓋。站了一段時間以後,初祖就問他說,你來找我有什麼事呢?他說,願和尚開演甘露法門。初祖說,諸佛甚深微妙的法門怎麼是能夠如此簡單就開演呢?二祖為了表示對法的恭敬,拿刀子就把手給砍斷了,就用手臂供養他,為法滅身,請法不懈。初祖看他這個誠意,這個人根性不錯,可以。他說,你要開演什麼法門呢?慧可大師說“弟子心不安,請和尚安心。”就是我的心躁動不安,希望你告訴我一個安心法門。初祖就說,將心來,我為汝安。哦!二祖迴光返照,找那個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最後結果是——覓心了不可得。初祖說,吾與汝安心既。
說“覓心了不可得”是你的安心處所,也是我的安心處所,也是十方諸佛的安心處所,十方諸佛那一念心就是安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