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部分(第1/4 頁)
詞的加強也只能與妖兵抗衡,有了屠妖兵器,妖將可破!”
“之前阻止方運封聖的世家必須認罪!”
“蒙家家主被自殺,宗家與司馬家的天才進士也被自殺,算是極大的懲罰。誰能料到天地如此重視方運,之前的虛聖獲封后都沒有天演戰詩。此刻,方虛聖之功勞,已然超過所有大儒。”
“不知道他在妖界的大儒獵殺榜上會前進到多少位……”
第648章 軍功簿
景國的官員們已經下了早朝,剛走出皇宮正門,準備返家。
但因為有天演戰詩,眾官不得不停下來。
在方運最後一首天演戰詩結束後,禮部賽侍郎和眾官一起抬頭望天,道:“得,回去吧。前些日子某些人說方運只是進士就成文侯,不便立刻加賞,等成虛聖再名正言順賞賜。現在好了,封個虛聖也與眾不同,殺了二三十萬妖蠻,又送萬軍‘屠妖兵器’,功勞要重新議定,封賞也要升格。”
“賽大人,此事需要太后召集,你我……”吏部侍郎歐寞道。
“太后有旨,重議方虛聖封賞!請諸位大人去偏殿吃午膳。”門口一個太監氣喘吁吁大喊。
左相一黨眾官啞口無言。
“還愣著幹什麼?回奉天殿啊!”
眾官員一邊往回走一邊聊天。
“之前我等議定方虛聖跳過正三品的武侯,直封從二品的州公,現在怕是要封正二品的國公了。”
“不妥吧,李文鷹大人之前也不過是州公,成大儒後才和其他大儒一樣獲封國公。”
“有何不妥?十國有幾位大儒能單獨殺五頭大蠻王?”
“這倒也是,只有不到半數的大儒能以一己之力殺死大蠻王,普通大儒依舊需要藉助他人才能殺大蠻王。”
“所以封方運為正二品國公沒有絲毫不妥。”
“那他原本是內閣行走,此次怕是要加封為內閣參議了。”
“不妥!內閣參議乃是一國支柱,地位僅次於四相,有權反對四相命令。四相若爭執不下,參議也有一定決定權。整個景國的內閣參議不足三十人,如此重要的實權之位,方運怎能擔任!”
“是極。朝會上已經討論過,方文侯若成內閣參議再去密州擔任代縣令,豈不是密州官位最高之人?他是當代縣令去,還是當代州牧去?的確不妥。”
“我看,還是按老規矩吧,等方鎮國殿試結束,再加封內閣參議。”
“等方鎮國殿試結束,他的功勞加起來,怕是直接位列正二品吧,從一品都有可能,憑藉實權也可能位列內閣參議,那就不是加封了。”
“我倒是想知道他什麼時候封王。”
“他極可能是我景國下一位軍功王,獲贈半縣封地,私兵數千,當真難以想象。”
“對了,方鎮國若能奪回象州,那真可能要封王了。”
“奪回象州太難,還是看他在春獵中的表現吧。我景國去年進聖院的進士名額有三,入翰林殿的次數為十二,我也不貪心,翻倍即可。”
眾官大笑,這若不叫貪心,那世間再無貪婪之人。
“再過兩年,大概得稱他為第五相了。”
“老夫有種預感,今年殿試結束,他就會被人叫第五相。”
“罷了,此事朝會再議論,不便在朝堂外妄談。”
“也是。不過,詩滅三十萬,全功,無傷,包括五尊大蠻王,十七頭蠻王,蠻侯無算。憑藉這份軍功,方鎮國在聖院的軍功簿上,怕是從白紙超過錦文,直接入竹堂,就差進聖碑林了。”
“一般的大學士,也只是位列白紙軍功簿的前列。哪怕是李文鷹,也只在錦文軍功簿後列,畢竟他只殺過一尊大蠻王,但此次從荒城古地回來,便極可能進入錦文軍功簿中列。至於方運……不,方虛聖一人滅如此多的妖蠻,加上之前的軍功,必然能進入錦文軍功簿前列。進竹堂軍功簿就難了。”
“普通大儒都無法進入竹堂軍功簿。白紙也好,錦文也罷,都是記錄文字的平凡之物,竹堂軍功簿不同。那可是獨立的小廳堂,雖然只有一丈見方,但可供奉雕像,無論其本人還是後代,都會被聖院眷顧。”
“好麼!方虛聖連二十歲都不到,在聖院馬上就要有第二座雕像。我等拼了老命,能在聖院留名已經是最高志向,真是羞煞我等。”
“李文鷹位列錦文軍功簿後列的時候,就在戰殿之分院海妖院的下院東海院任副掌院,乃是聖院第四等的實權之人。方運軍功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