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部分(第1/4 頁)
計知白更加惱火,越發覺得方運只要開口就會羞辱自己。
一些中年進士輕輕搖頭,憑藉計知白的才智本不至於如此,可惜“幾個計知白”這個度量單位太毒了,換做是誰也不可能不怨恨方運,現在十國已經透過“幾個計知白”衍生出了各種罵人的話,計知白這幾天絕對沒少生氣。
方運先從年紀大的中年進士開始,主動上前一一攀談,說的話不多,不過四五句,但都準確叫出對方的名字、籍貫,最後還說出對方生平得意的事。
這看似簡簡單單的禮節,讓他們對方運的好感倍增。
有什麼比被虛聖稱讚更有面子?
年輕的進士見到這一幕恍然大悟,沒想到方運不僅詩詞學問厲害,連做人也有值得學習之處,不過幾句話就籠絡了進士中的佼佼者,於是記下這個細節,以後可以對別人用出。
中年進士暗贊方運得體,沒想到方運和傳言中那個樹敵無數的愣頭青相距甚遠,這種人敢招惹雷家蒙家,明顯不是太幼稚,而是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人不能一點骨頭都沒有!
腦子是靠骨頭支撐的!
陳靖微微點頭,又望向門口道:“先生們來了。”
陳靖因為在聖院潛修錯過登龍臺,沒有在登龍臺裡受過方運恩惠,但他大婚那日恰巧遇到老婦人逝世,多虧方運一首前所未有的紅白詩化解尷尬氣氛,他是陳聖世家最感謝方運之人。
就見三個老翰林緩緩走進來,每人都年過六十,最大的那位是年過八十的吳翰林,乃是公羊世家的女婿,參與過整整十七次進士春獵,在場諸人都要甘拜下風。
三位翰林沒有廢話,甚至也不介紹眾人可以自行學習的書本知識,上來就是用親身經歷講學,然後讓眾人實戰,進行指點。
前兩位翰林極為嚴厲,哪怕是方運出了問題都毫不客氣指出,計知白更是不敢發脾氣,許多人暗暗叫苦。
但是,輪到最後的吳翰林教授眾人生存之道的時候,許多學生是憋著笑聽完的,計知白則是幾乎憋著一口血聽完。
因為吳翰林的新口頭禪全是從“論榜”上學來的。
“你看看你,要是如此躲避妖蠻攻擊,早就死一百遍了,你也就值一個半計知白!”
“你還笑?連計知白都不如!”
“我教你保命,你那般用唇槍舌劍是拼命,讓我說你等於兩個計知白好意思嗎?我都不好意思開口!”
“計知白,你不錯啊,比一個計知白強多了……”
敖煌從頭笑到尾。
等春獵課結束,計知白三步並作兩步離開文戰場。
春獵課結束,方運與其餘九個新晉進士前往學堂,聽“殿試課”,學習如何在殿試中治理一縣之地。
敖煌嘿嘿笑道:“終於學到一句新罵人的話。你連計知白都不如!還有,你比計知白強多了!哈哈哈……”
學完殿試課,方運中午返家,然後再一次繼續《三十六計之借刀殺人》,準備進行借刀殺人的第二次才氣演武。
第646章 成虛聖!
在準備進入之前,方運仔細思考。
“借刀殺人的‘刀’要變化,而且,不能只觀察敵人的一個弱點,利用多重弱點才能借到合適的‘刀’。”
方運再一次思索那四個衛將的性格與資料,很快做出針對性的計劃。
方運第二次進入才氣演武中,陸續開始實施。
第一個暴躁易怒的衛將有正義感,有一個義子,方運故意指示一個瓜販誣賴他的義子買瓜不付錢,然後讓人告訴將軍,導致這個衛將把義子重打四十軍棍,後來真相大白,這個衛將非常後悔和氣餒,主動表示自己不適合當正將軍。這是“以悔恨和衝動為刀”。
方運心中不情願用這種下三濫的伎倆,但這並非真實發生,不會傷害到誰,而且若為人族與妖蠻相鬥,比這下三濫無數倍的手段都可以用。
第二個酗酒的將軍喜歡耍酒瘋,這一次方運讓這個衛將喝酒後遇到關係不睦的同僚,結果兩人互毆,徹底失去接任正將軍的可能,這是“以敵為刀”。
第三個任人唯親的衛將又貪財,方運安排一個商人買通他和他的親信,把供應給他的好糧草用市價買走,用差的糧草代替,導致軍馬生病,士兵臥床,被剝奪官職並被押往京城審問。這次“以財物為刀”。
第四個衛將非常好色,這就簡單了許多,方運“以輿論為刀”,到處散播他如何好色,摻雜一些半真半假的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