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部分(第3/4 頁)
玉山,一般來說國君也會參與,可國君尚小,只能讓一位皇叔代替國君。
一路上,方運收到不少次傳書。
“小心南宮大儒,此人要麼不做,若做,一定是堅持他的聖道。我見過此人,凡是阻他聖道之人,哪怕是人族功臣,他也不會留情。當年他在聖院論道,連續重創兩位大儒!”顏域空傳書。
“忍一忍不算什麼,我從見到你開始就一直忍!對了,你以後遇到我們宗家人最好遠離,我那位大哥……悲劇啊。”
方運看完宗午德的傳書後會心一笑,宗午源的事他已經知道,似乎在那次天意誦文中避開懲罰,之後雖然不敢再攻擊自己,可卻一直煽動慶國文人,據說跟聚文閣的關係密切。
第416章 輕重
李繁銘的傳書也很快出現:“我們被宗午德帶壞了。宗家想逼他與你斷絕關係,他不想回宗家,卻把我們騙到泰山,說既然重陽節有登山的習慣,就應該登泰山!你的事情我知道了,連我家的蠢兔子都不擔心你,我更不用擔心。輸了好,輸給大儒不丟臉,大儒贏你才丟臉!不說了,一個女子側面讓我想起了遠嫁他鄉的姐姐,我忙!”
“畜生!”方運笑著回覆。
路上方運不斷接受和回覆傳書。
一路暢通無阻,因為去玉山方向的人遠遠少於其他四座山的方向,去其他四座山的人以十萬計。
和其餘普通城市不同,京城的聖廟格外強大,範圍格外寬廣。
普通城市的聖廟力量範圍是城牆外幾里的地方,但京城聖廟的力量還籠罩百里外的多座要塞,雖然京城的戒備不如玉海城嚴密,但聖廟的力量更加強大。
京城也是景國唯一一座有半聖真文鎮壓的城市。
玉山在京城十里外,是一片風光秀美的山峰,而京城名門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在玉山有一套別院。
玉山的任何一座別院都不低於五萬兩,而最大的別院甚至價值上千萬兩。
出了京城,玉山越來越近,方運放下其他,握著楊玉環的手,在車廂內一起望著玉山,低聲說話。
楊玉環道:“這山和咱們濟縣的濟陵差不多。”
“嗯,形狀很像。”實際方運心中覺得差別很大,但既然這種事無關緊要,不如順著楊玉環的意思說,讓一個人高興總比讓兩人都不高興好。
山的形狀如何,永遠不如楊玉環的心情重要。
楊玉環介面道:“嗯,看到這山我就想起你那首《濟縣早行》,連我這個不懂詩的女人都覺得寫得真好。”
“嗯,別人誇我不在乎,可玉環姐誇我,我心裡喜歡。”方運道。
楊玉環輕輕一笑,臉上滿滿都是幸福。
奴奴立刻直立起來,用小爪子指著自己求誇,被方運伸手按回懷裡。
方運繼續陪著楊玉環說話,很快來到玉山腳下,此地已經停了上萬輛馬車。
方運先跳下馬車,楊玉環正要彎腰下車,方運伸出手臂把她橫抱在身前,然後彎腰慢慢放在地上。
楊玉環在被抱起的一瞬間輕呼一聲,然後急忙捂著嘴。
雙腳落地後,楊玉環一直低著頭,臉紅到脖子根。
奴奴邁著優雅的步子走來走去,仰頭看著楊玉環,很好奇她為什麼害羞,想了好一會兒也想不明白,乾脆跳到方運懷裡衝楊玉環嚶嚶叫著,讓她看看自己就被方運抱著,一點都不害羞。
方運伸手去牽楊玉環的手,慢慢向前走。
玉山綠樹成蔭,環境優美,一條青色石階沿著山坡向上蜿蜒,直到消失不見。
石階下面有許許多多衣衫單薄的壯漢,他們的身邊有一些抬椅。
方運抬頭向上看,正在向上攀登的有幾百人,可坐抬椅的不過十數人。
許多抬夫正坐在山腳發愁。
方運拉著楊玉環向一處四人抬椅走去,邊走邊道:“你身子弱,去坐四人抬的抬椅,比兩人的平穩。”
楊玉環急忙拒絕:“不坐!幹嘛花那麼多冤枉錢?再說了,我怎麼好意思讓人抬著,我又不是官老爺。”
“怎麼,難道你讓我揹你上去?”方運道。
“這更使不得!”楊玉環緊張地盯著方運,生怕方運真揹她上去,要是真發生這種事,不知道多少人會指責兩人不守禮教。
“既然這個更使不得,那你就只能選擇前者。”方運笑道。
楊玉環連連搖頭道:“我不是少奶奶,我不習慣被人抬著,他們挺可憐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