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部分(第2/4 頁)
“方文侯所言極是,當年劉徽半聖的同窗是為人族,劉徽半聖精研數道也是為人族。今日其他大臣思索抗蠻之策是為人族,文相大人興我人族才氣同樣是為人族!不應該因此質疑文相!”
“現在聖議未停,陳聖未下聖諭,景國朝會未開,文相大人與其枯坐家中假模假樣思考,不如做一些有用之事。”
“越是這種時候,越發需要文相站出來穩定民心啊!”
“方虛聖說的好!”
“方鎮國一言驚醒夢中人!原來那些看似窮兵黷武、奢靡浪費之舉,確實有益於人族!想想當年墨家花費大量銀錢用在研究千里鏡上,被一些人指責浪費銀錢在雕蟲小技上,可等軍中普及千里鏡後,才知那數百萬兩銀子至少救了十幾萬軍士和幾百萬平民的命。而在研究千里鏡中發現的工家之術也用於我人族各處,不僅沒有浪費銀錢,反而在讓我人族壯大!”
“不愧是一代詩祖虛聖,看待問題的眼光當真超越我等!我等卻是有些因循守舊了。”
眾人議論紛紛,道理越說越明白。
文相姜河川始終沒說話。
計知白愣在那裡許久,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成為眾人嘲笑的物件。
少數人原本想要再度投靠左相黨,但看了看計知白,又看了看方運,默默遠離計知白。
最後,方運緩緩道:“計知白,爾等目光短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計知白猛地抬頭,怒視方運。
方運目光如風平浪靜的海面,計知白的眼神卻像是烏雲翻滾的天空。
本年會元當面抨擊本年狀元!
計知白長長撥出一口氣,神色漸漸平復,道:“方鎮國果然不凡,三寸不爛之舌非我能比。只是,我不信此次文會如你說的那般重要。”
方運道:“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中的道理想必你懂,更何況,或許就有人受此次雪梅文會影響,創出傳世戰詩詞,流芳百世!”
“那我等著。計知白告辭!”計知白憤怒離開。
姜河川拿起茶杯,緩緩飲茶,方才發生的一切都好似與他無關。
趙紅妝望著方運,喃喃自語:“這才是真正的唇槍舌劍!”
一龍一狐狸用力點頭。
第630章 只有香如故
計知白一走,左相黨人陸續離開。
換做幾個月前,至少會有過半的人離開,可現在離開的人不到兩成。
涼亭中的陳翰林松了口氣,開始按照慣例主持雪梅文會,本來要請梅園中地位最高之人致辭,不過看姜河川沒什麼興趣,於是直接進行下一步,讓十個新晉童生朗誦去年雪梅文榜上前十的詩詞。
這些童生無比高興,他們來不僅僅是虛禮,在場如此多的讀書人在,才氣激盪,對他們大有裨益。
等十個童生朗誦完去年雪梅文會的詩詞,陳翰林開始講述以前雪梅文會的趣事,其中有幾個故事許多人都聽過,可百聽不厭。
方運是第一次參加雪梅文會,許多趣事都是第一次聽,頗感有趣。
奴奴和敖煌也認真聽著,一狐一龍經常笑,奴奴笑起來嚶嚶輕語,十分淑女,敖煌卻哈哈大笑,聲震半里地,奴奴時不時用毛茸茸的小爪子拍他一下讓他小聲點。
碰到實在太好笑的故事,奴奴捂著肚子跳到方運懷裡滾來滾去笑著。
梅園中充滿了歡聲笑語。
講完趣事,陳翰林道:“今年雪梅文榜之上好詩詞更勝往年,就從排名第十的那首《林雪》開始賞析。我記得去年的孫老翰林寫過一篇《松雪》,不如就請孫老先生點評此詩!請孫老先生入涼亭賞詩。”
那孫老先生微笑著站起,年過八十卻步履沉穩,神態從容,慢慢向涼亭走去。
但少數賓客卻在低聲輕笑,有幾人是孫老先生的學生,因為孫老先生有個習慣,無論說什麼,最後經常帶著“甚好”為口頭禪。
當年他還是進士的時候在學宮教書,講經義課的時候,一干學子串通起來,找到機會,在他之前齊聲搶先說“甚好”,聲音幾乎掀翻屋頂。
孫老先生瞠目結舌,一時間不知說什麼,嘴裡憋出一句“甚不好”,讓學子們笑疼了肚子。
不過學生們沒有惡意,因為孫先生的確有才學,不然也不會成一國最重要的學宮先生,事後領頭的學生主動道歉。孫老先生並不在乎此事,格外豁達。
就見孫老先生站到涼亭上,從陳翰林手裡接過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