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3/4 頁)
長安在他們手中,這是與當年的隆中對相牴觸的。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諸葛亮所言,那是句句都掛在他的心頭啊!
劉備能想到的,諸葛亮、龐統、法正等人自然也能想到。
然從另一個方面來說,西涼集團佔據長安,那也等於是把自己放在了益州大門前做盾牌,儘可能的來吸引曹操的攻擊力。
如此,西涼集團難免要與曹操來幾場大戰、血戰,雙方死傷慘重,則躲在後面養精蓄銳的益州劉備軍就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相信這種情況西涼集團也肯定想過,畢竟誰也不是傻瓜,他們或許已經找到避免兩敗俱傷這一局面的方法;但或許什麼也沒有,雖然風險很大,但為了能出口惡氣,對某些人來說似乎也值得。
那麼,面對這一切,出不出兵——對劉備集團來說,就成了一場賭博。
二百零七章 出師北伐
劉備集團下賭的本錢就是——屯駐閬中的張飛部五萬精兵。wWw、
出兵,能贏得江東孫氏和西涼馬韓的友誼,至少是表面上的。以及夢寐以求的隴西三郡,甚至是直通長安的關隘要道——陳倉。亦或許還有更多……但壞處是,若出師不利,不但兵馬損失會很大,且有很大可能影響到南征戰事。
而不出兵,得罪西涼馬韓是一定的,雙方友好度肯定要有所降溫。和江東,用荊州出兵代替,應該能夠繼續維持住兩方的密切聯絡,但這樣無疑會更得罪西涼集團。
諸葛亮天生謹慎,認為以川中之錢糧根本無力支撐兩線開戰,是以不贊成出兵,龐統附和與他。
但法正、黃權、張松卻贊成出兵,他們認為南蠻根本不足畏懼,短短時日內既可平定。君不見平蠻戰至今日才兩月時間,就已收復了越嶲、牂牁、建寧三郡失土,更是深入了蠻域,可見大功告成之日為期不遠。
那麼如此一來,川中劉備集團就沒有所謂的兩線作戰了,而一戰將起一戰要末。
並且眾所周知,南征大軍一路橫掃,斬將破敵的同時也繳獲到了叛軍的大批糧秣,使得原本為他們預備下的大批糧草根本就無需再運。如此去轉運漢中,用於北方戰事,豈不正好?有這批糧秣在,半年之內北上軍團可保糧草無憂也。
而半年之後,大軍當已經佔據了武都、隴西二郡,屆時還打與不打,看糧草多寡再做定奪豈不是也如意?
曹操命下的涼州刺史韋康雖也堪一時之傑,可其部下兵將尚不足八萬,並要散佈於隴西、武都、天水、安定、北地五郡之地,大戰起時這如何週轉的來。
若自家與西涼馬韓聯手,南北夾攻,那有何須半年之久?無論是法正、黃權還是諸葛亮、龐統看來,要蕩平韋康久,只需有一軍擋住西援的長安夏侯淵部,三個月內足以。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三派兩幫爭來吵去,劉備頭都要炸了。
現在好了,劉憲的奏表到了,奏請諸葛亮代己為帥,繼續領大軍南征。
劉備、諸葛亮等人雖然心中暗嘲劉憲陰溝翻船,卻也知道,事情該是告一段落了。
當天以及第二日,劉備座前如何激烈的爭論且不言,反正第三日一清早,前軍師將軍諸葛亮就領了劉備命出了成都城,南下接任平蠻大軍帥位去了。
這一訊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飛快的傳遍了整個西川,與之聯絡在一起的就是上將軍劉憲陰溝翻船了,現在正躺在榻上做活死人!
大人物的遜事無論在什麼年月那都是最好的八卦,自然贏得了眾人的關注。而且當然了,對這一訊息表現出極大興趣的都是些下層官吏和平民百姓,對於上層來說更值得關注的是——劉備的態度。
如此之快,反戰派頭號人物就被遣去了南蠻,這代表了什麼?
是表示劉備極為關心平蠻事宜,還是他打算……
要知道諸葛亮向來是荊州派的旗幟,龐統雖然昔日與他並列齊驅,現下卻已經坐實了自己的二號身份,影響力、號召力都是比不上前者的。
成都驛館。
“二公子,二公子。”馬家一名隨從滿臉喜色的進了馬休的臥室。“許文休(許靖)許長史前來拜見。”
“許靖”,馬休劍眉一揚,頗為驚訝的念出了來著姓名,“他來做甚?”一臉的疑惑,馬休可是知道的,這許靖雖坐的是益州長史的要職,卻是不理事物空掛個名號的,老頭年過六旬,已經是在家養老了。今日怎麼蹬上門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