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3/4 頁)
曹操赤壁大敗,主公崛起之勢必然,自己和元達雖然排位不低,但卻無大的功勞,唯一看的過眼的就是當年讓汝南之事,還有就是這些年的忠心耿耿。但就憑這些,就想擔上主公許下的要職顯然不夠。此次攻伐荊襄,主公欽點自己和元達為輔,就是為了讓自己二人多添上一筆軍功,日後論功獎賞才能……
自家主公最是戀舊,對待老人向來是不虧欠的。
“元達。”龔都領命下去,劉憲再次點上劉闢,“你代我親自上江東大營走一趟,遇到程普、魯肅言語中需要多多試探周瑜病情,還要隱隱表示出要他們謹記‘油江口之言’。”
“呃”,劉闢聽得一愣,“元度,這一來不就讓江東軍更加的戒備了麼?”
“哈哈哈,不會不會,偏偏相反,周瑜聽了還會更加安心。”劉憲朗朗一笑,自己就是要表現出一副心有不甘的樣子來。
“是,我這就去。”
看著劉闢離去,劉憲目光轉向了身邊伺候的劉信,“你去公安,令黃將軍時刻準備,率軍接防。”
“是,將軍。”
“呼”,一道白白的哈氣從劉憲口中吐出,這一戰怕就是今年冬季的最後一戰了,也是建安十三年這場驚天動地的南北決戰之帷幕了。
時光飛轉,三日的工夫眨眼就過。昨日傍晚劉闢已經轉回,帶回的訊息幾近無用,但這也並不出劉憲所料。江東軍是不可能實話實說的。
“報將軍,江東軍沿江三十里的哨騎皆已被拿下。”江邊的一名親軍飛快來報。
劉憲抬頭一看,大江中最靠南岸的一艘輕舟上,一面紅旗正迎風招展。這卻是劉憲定下的,他在長江之中一線放了四艘這般的小船,南北兩岸再有哨騎盯著,只要事情一成,即打紅旗。資訊轉瞬間就可傳到南岸,比之駕船飛馳來報,卻要剩下大半個時辰。
“眾軍聽令,渡江……”南岸油江口的一萬精銳早已經準備齊全,劉憲一聲令下,大小船隻數百艘已然離岸駛出,一萬兵馬來往兩個來回足以。
漢時的長江何其之寬闊,後世與之相比簡直就是一條水溝,江面動輒數十里之遙,兩個來回卻是硬是花去了近乎一個上午。
劉憲剛剛踏足北岸,就見幾員探騎已經在江邊等候,所述的都是一個訊息——周瑜死了。
自從周瑜中箭墜馬,曹軍一連三日前來搦戰,今日清早周瑜帶傷出陣,卻被罵聲所激怒,大叫一聲,口中噴血,復又墜於馬下。
等不多久,就見江東各軍寨盡皆掛孝,哀聲動天。
“還有這一齣戲麼?周瑜倒是妙計。”聽了探子回報,劉憲嘴角一翹,隱隱笑道。“不過,與我軍卻是大喜。”劉憲本就是見江東軍連日避戰,心中料定周瑜生有計策,不敢讓他放手施展,這才決定引兵渡江以待時變。卻萬萬不曾想,這一進軍恰倒好處,正趕上了周瑜施計。
望著身後的劉闢、龔都以及被徐庶最新遣來的丁封三人,驚愣的臉色中還夾帶著喜色,劉憲搖頭一笑道:“你等勿要歡喜,周公瑾乃是詐死,為的是賺曹仁襲營。”
“啊……”三人又是一呆,臉上的喜色也頓時僵住了。
“將軍怎麼知道那周公瑾是詐死?”丁封喃喃問道,雖然此刻孫劉還是聯盟,可兩家軍將卻又如何不知其中的微妙?若是周瑜死了,劉營文武心中的高興絕不會亞於許昌的曹操。
“周瑜雄烈,膽略兼人,文武籌略,實乃萬人之英。為人雖有孤傲,然性度恢廓,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豈會因曹仁的一陣侮罵,就吐血而亡。此必是其妙計。”
“元度,那我軍該如何運作?”知道周瑜詐死,劉闢氣勢微有些低落,但他並沒忘了自己這支部隊的使命。
“不需他策,我等只需引軍潛到江陵城外,待到曹仁率軍出城,與江東廝殺之時,趁虛奪城就是。”劉憲一抖袖袍,眼中精光連閃,“周瑜,諒你智謀再高,也萬萬想不到,一番籌謀卻為他人做嫁衣。”
“三位,奪取荊襄便在今夜。”
一萬精銳潛山伏路,悄無聲息的掩到了西南方距離江陵十餘里的地方,從這裡過江陵城以及東南方的江大營,差不多正還是個正三角。
“天要助我,大軍潛到了這裡竟沒被孫曹兩軍察覺分毫,此戰定能全功。命將士們噤聲,不得有任何騷動,違令者斬。”
“是,將軍。”身邊一隊傳令兵立刻散進了萬軍之眾。
“將軍,那江東軍的百十個哨騎都被我軍拿了,周瑜不見哨騎回報,豈不是會心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