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2/4 頁)
肅看袁術定不能成就霸業,便經周瑜的推薦,投入江東為孫權參軍。早在建安五年,便獻策孫權“鼎立江東”,言道:“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而最令劉憲記憶猶新的是,演義之中此人敦厚方嚴,常與周瑜的“小肚雞腸”形成反比。而周瑜死後,此人能接任周瑜之職,統領江東軍務,名列東吳四英將之二,也足以看出此人實為三國時代集智慧、忠厚等於一身的卓越之才。
“魯肅見過將軍。”這魯肅一臉的敦厚,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個厚道人。
“得知二位前來,憲成為欣喜,今已在帳中備下酒宴,二位請隨我來。”側身一引,眾人由營門而至中軍帳中。
把酒相言,先祝賀赤壁鏖兵終破曹功成,再大讚江東兵精將勇,名帥風流,幾番酒後終是到了正題。
“劉將軍月前移兵在此,莫非有取南郡之意?”周瑜卻是臨門一腳時終是放心不下劉憲,此次就是特意前來探查的。
“哈哈哈,大都督說什笑話,憲手中僅有一萬兵馬,如何能取荊襄?奉命到此,便是為了加固江防,以作荊南四郡屏障罷了。”劉憲口中這般說話,面上卻暗中皺了幾下眉頭,好特意讓周瑜、魯肅瞧見,已好表示出自己心中的不甘。“聞探騎回報大都督引軍五萬欲取南郡,不知是否當真?如果大都督不欲取之,憲也正好稟明主上,以早日引軍北渡。”
”哈哈哈“,周瑜一陣大笑。“將軍說笑,我江東久欲吞併漢江,今南郡已在掌中,如何會不取?”
“都督就如此篤定?豈不知戰場之上瞬息萬變,勝負不可預定。我聞那曹操臨歸前,特令曹仁、曹洪駐守南郡等處,想必是留有奇計後手;更兼守將曹仁勇不可當,曹軍長馬擅步,憲實恐都督不能勝耳。”曹軍長馬擅步,言外之意自然是有所指,雙方都是心知肚明。隱隱的劉憲小激了周瑜一把。
“北軍善馬馬,然我江東卻也不怯他。公等勿要忘了,那項藉也是我江東子弟。”周瑜言語一落,取酒一尊盡飲了下去,“江陵之地,曹仁小兒,吾若取不得,那時任從公去取。”
”哈哈,都督之言,憲銘記在心。子敬先生在此為證,都督休悔。”劉憲似乎是在開玩笑一般,接著周瑜的話頭繼續說了下去。
“大丈夫一言既出,何悔之有!”就在魯肅躊躇未應之時,周瑜已然吐口而出。
眾人酒宴喝的痛快,送別周瑜、魯肅時,劉闢、龔都都隱有了幾分醉意。
”公瑾,如何許那劉憲去取南郡?”魯肅見已經離寨,當即急問周瑜。
“我彈指可得南郡,落得虛做人情也好。子敬勿憂!”周瑜搖頭一笑,回望油江口,“劉憲似乎心有不甘,不過這才正常,江陵近在眼前,他若不動心反倒是怪了。”
“然劉憲只有一萬兵馬,想取江陵談何容易?再說,諒他不敢違了劉備軍令,我軍勝券定亦!”
隔江相對的油江口,劉憲目送周瑜、魯肅離去,心中暗咐:“這一場戲下來,周瑜怕已經信了五六成,以後只需小心一點,就可讓他放心與曹仁一戰!”
一百三十一章 跨江北上
自從周瑜拜營之後,油江口的探騎飛舟往來的就更加頻繁了,孫曹兩家大小交兵,進軍路途等等,無論是大事小,但有察覺悉數送到了劉憲帳下。WWw。
“周瑜中箭墜馬?”揮退了探報,劉憲臉上現出了一股凝重之色。來到這個世界,晃眼間已經過去了十五年,《三國演義》的情節他雖然時不時的在腦子裡溫習,還記得很多,但多是大致情節和一些事件,這其中的許多細節卻是記不得了。
就好比眼前的這場南郡之戰,劉憲只知道諸葛亮是趁孫曹交兵,趁虛奪得了江陵,之後有沒有奪取襄陽卻是不知。他感覺的應該是有的,可偏偏又記得關羽北伐之時,襄陽是被曹軍佔據的。這兩個相沖抵的情節讓他是一陣頭疼。
而除去這些之外,劉憲唯一能確定的救是‘諸葛亮三氣周瑜’的第一氣便是再江陵城頭,惹得周公瑾箭創復,之後就一直沒再好過。
現在周瑜中箭墜馬,那豈不是時機快要到了?“廣允,多派飛騎再探。另著人留心江東沿江哨騎位子,一個不準放過。”
“領命。”龔都興聲喝道。聽劉憲話意,顯然是要準備動手,這讓在油江口修了一個多月的工事的他如何不興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