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3/4 頁)
大周朝廷尚禮殿告誡天下讀書人向張易學習,將以尚禮殿的名義嘉獎長弓大儒及張易。
雖不是大周天子為張府平反,天下人卻看到了尚禮殿那群閣老對長弓大儒的崇敬和固執。這一點,讓張易都無比讚賞,在心底為其豎起大拇指。
王謝兩府和尚禮殿相繼站出來之後,大周百國的名士鴻儒紛紛站出來對張易大肆讚揚。王謝兩府本就是天下最有名的世家,門下弟子無數。
同樣,千年以來從白馬書院走出的弟子亦有不少。就算他們之中沒有大儒,皇朝學士卻有一大堆,為這位天才學弟宣傳,他們義不容辭。
然而讓大周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道一書院竟然站了出來。
道一書院當代天下行走在太安城昭告天下:“道一書院某院院主極為中意張易,若是張易同意,便可為當代天下行走。”
傳聞中,道一書院分為天地人三院。天院掌天下文運控山川龍脈,地院判罰天下讀書人,人院則行走紅塵之中,管一切能管之事。
三院聖子或聖女被稱作天下行走。
……
張府乃至風喬兩府的窘境徹底得到了改善,白馬郡這些名門望族的巴結不算,整個天涼州乃至秋水州的諸多名門豪門都蜂擁而至,要跟張府建立合作關係。
大儒之姿,道一書院院主欽定的接班人,已經昭示著張府將來必定再度晉升豪門。
豪門只有大儒方可建立,天下豪門成百上千,但卻沒有幾家豪門現在還有大儒存世。有大儒存世的豪門,地位即便比不上世家,也相差無幾。
張易自參加鄉試起,不過半年時間便成就天降舉人。這等讀書修行的速度,即便是三十年前騎龍游街的陳東亭,以及驚豔世人的三俊才子李三思,拍馬都趕不上。
有大儒斷言,張易不過十年,便可成就大儒。
十年扶持,換一個天才大儒,任何豪門和世家都願意做這樣的生意。
尤其是陸府,之前便有意相幫張府。只不過礙於陸府的顏面,多加遮掩,如今陸府府主終是為了自己心中的女婿,徹底撕開臉面,斷絕跟陳府的諸多生意,全部交予張府。
張府的生意蒸蒸日上,可謂日進斗金。所有家丁僕人臉上都洋溢著微笑,張府雖只是望族,卻有諸多豪門巴結。
他們這些家丁走在街上,許多讀書人都投來豔羨的目光,讓他們極為自豪。
特別是狗蛋兒張良,在私塾裡如今已是聲名鵲起,儼然成為眾多同窗眼中的紅人,就連老師都求他為自己弄一副張易的墨寶。
***********
話說回來,八月十五中秋佳節,諸位讀書人歡慶張易做出傳世水調歌,迎仙樓燈火徹夜通明,許多讀書人和普通百姓聞訊而來,將周圍幾條街都圍攏起來。
案桌上的傳天下詞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首本原作散發出無窮文氣,靜靜的躺了一夜。
風重樓不在此處,其他人可沒有那般不要臉皮,做出偷雞摸狗的事情。
陳東谷和陳書文不在,謝東流不論在哪方面都是在場讀書人中的第一人。看到氣氛漸漸冷靜下來,他微微咳嗽了一句,道:“張易,你這首水調歌的首本,借我觀摩一下如何?”
張易還沒來得急答話,諸位讀書人便沸騰起來。他們早就打定了這首水調歌的原作首本的主意,只是礙於臉面沒能開口,見到謝東流開口,都不顧尊卑爭搶起來。
“院君大人,你這話極為不妥。”楊棟身為謝東流摯友,此刻率先拆臺,轉頭對張易道,“小子,按理來說,我應當算是你的伯樂。既然如此,水調歌的首本原作,是不是應該由我第一個觀摩?”
“咳咳,本官身為白馬郡父母官,勞心勞力,當牛做馬。張易啊,你看我跟他倆一般年紀,頭髮卻依然斑白的份上,讓我第一個帶回家觀摩如何?”劉郡守收斂了笑容,換上一副苦楚模樣,眼神真摯道,“我保證,我只看三天便還給你。”
傳世詞作的首本原作,在場眾人都不敢貪墨,只能借回家觀摩,體悟其中奧秘。
三位大佬率先開口後,其他名門望族的家主以及白馬郡的名士們,都忍不住參與爭奪。
張易耳邊嗡嗡直響,望向眾位讀書人,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是好。敢於直接開口的人,基本上都跟張府有舊,甚至有恩。
恩有大小,卻無先後,張易不知該如何拒絕,乾脆等他們自己爭出個先後。
至於將這份首本原作送人,他自己便先行否決。傳世文章的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