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佛變了個人,時常發瘋,經常在張府舊地外徘徊,幸好還有一個忠心的小廝守候。
張林見“張易”陷入了沉思,也嘆了口氣,這位小主人可真是悲慘。家破人亡,換做誰也受不了,只是希望他能振作起來吧。
“呼。”
張易長出一口氣,他總算將許多東西消化通透了。這具身體的主人確實是逝去了,家逢鉅變,少年心性遭遇九重天一般的大變衝擊,在天道下自行磨滅,只留下了這具空殼,被自己佔據了身體。
在他的記憶裡,隱約尋到幾抹關於聖院的資訊,只是不太清晰。
張易嘆了口氣,如此,自己便是真的張易了。夫子和師兄們不知道是否尚在,若是他們都不在了,聖院重建的任務,就落在自己身上了。
張林見張易從迷糊中醒來,連忙拉著他離開此處,免得被鳩佔鵲巢的陳家人看到,又是一陣冷嘲熱諷。
……
兩人回到如今居住的土房,這間土房也是張府當初賜給張林父親的。
土房四周圍著人高的土牆,土牆一側立著三間舊房,院裡還有塊小型菜譜。張林此刻正在院裡照顧蔬菜,準備待會給少爺做晚飯。
張易坐在左側房裡的土炕上,腦袋裡正在消化自己沒有弄清楚的東西。
“咦,這張易記憶中的天元大陸,怎麼跟我記憶中的很是不同?”
在那個張易的記憶中,聖院竟然已經消逝十萬年,曾經統治整個大陸數百萬年的大夏皇朝也傾覆在歷史的河流中。
如今的天元大陸,三大皇朝制衡大陸,七大宗門威懾宇內,聖院的確已經灰飛煙滅,就連如今的讀書人都甚少提及。自己竟然跨越時間,重生到十萬年之後,著實奇怪。
十萬年前,張易比任何人都活得長久,自然比任何人都知道十萬年前的歷史。他的心神全部沉浸在那個張易的記憶中,想要在他的記憶中,從這十萬年發生的事情中,找到聖院遭受天罰,大夏皇朝傾覆的秘密。
只可惜直到張林喊他出來吃飯,他也沒有從這個少年的記憶中找到什麼。但這十萬年來的大致走向,易卻瞭解了個大概。
前世張易乃是在聖院遭受天罰之時方才化作人身,可沒有吃過一頓人類飯食,但看了數萬年夫子與師兄們飲食,自然早已在心頭練習過無數遍。拿起筷子,與張林一同飲食。
張林數次將菜盤中少有的幾塊肉食放入張易的碗中,張易笑著看著他,並沒有拒絕他的好意。心頭卻浮現出幾絲暖意,這小廝對自己果然很好。
吃過晚飯,張林收拾好碗筷前去洗碗,張易坐在臺階上,舉頭望天。
“夫子學究天人,功參造化,也沒能保住聖院,更沒有保住大夏皇朝的百萬年根基。這大周皇朝,正是佔了當初大夏皇朝最中心的一片地方;那道一書院,想必跟聖院脫不了關係,這幾天正是書院招生的日子,我理當前去試試。”
一殿一院兩宮三宗,乃是如今大陸的七大宗門,雖然沒有當初聖院聚集天下氣運的威勢,但也不可小覷。
七大宗門與三大皇朝,組成了如今天元大陸的十大超級勢力。
道一書院,便是其中的“一院”。道一書院坐落在大周皇朝伏流國南季山,是大周皇朝最強大的勢力,掌控天下八成文運,比大周皇朝境內的另外一大勢力浮雲天宮強大不少。
聖院消逝,大夏皇朝分裂成為三大皇朝,上古儒道修行一途就只有道一書院一家。而三大皇朝中,也只有大周皇朝還在行科舉選士之法,張易知道,這科舉選士恐怕也跟道一書院脫不了關係。
張易點了點頭,畢竟當初聖院容納天下氣運,科舉一途,也是佔了很大成分。文運是天下氣運中相當重要的一個成分,這道一書院比浮雲天宮強大,也算是說得過去。
“大周皇朝下轄百國,道一書院就算是給皇朝面子,手伸不了那麼長。但在這伏流國,恐怕書院說話,比皇朝說話還管用的多。再過幾日,便是這皇朝童生開科選士,我得做些準備,到時候進入這道一書院。等到實力足夠,就去道一書院走一遭。”
張易打定主意,心頭頓時輕鬆不少,看著夜空中閃耀的星辰,眼神也開始變得柔和不少。
張林收拾好東西,走過來與他坐在一起。
“張林,過些日子,你與我一同參加鄉試吧。”張易笑著看向張林,微笑著說道,這小廝張林對那張易著實不錯,張府衰落,奴僕盡皆逃散,只有他對張易不離不棄,掏出自己的積蓄,也要讓少爺每頓吃上些葷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