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4 頁)
的詩作才能凝結成團,鑲嵌在心房之中。
劍湖所做的斬龍詩有拳頭大小,應當是達府詩作。《綠錦池絕句》則有人頭大小,是巔峰水平的鳴州詩作。
《寒門貴子》、《勸學詩》、《人面桃花》以及剛剛寫成《愛蓮說》都有磨盤大小,乃是當之無愧的鎮國文章。
至於半首鎮國的《將進酒》,則有三個磨盤的大小。若是等張易補全這首詩作,定然可以傳天下,那就不知光團會變成什麼模樣。
畢竟傳天下的文章太少,連古籍上也沒有記載。
***************
張易收斂心神,將文房四寶收入書箱之中,手捧考卷交予考官。路過監考房,他躬身向謝東流等考官行禮,然後看也不看一側的陳書文,轉身離開府文院。
陳書文一口鮮血噴出,之前金鐘長鳴,他便隱隱覺得跟張易有關。原因十分簡單,第一次金鐘長鳴,所有人都得到洗滌,只有他沒有感受到文運的眷顧。
除非心中對引發異象者心懷怨懟,否則文運不會不眷顧讀書人。
“咔擦……”
陳書文修復不久的心房,再度裂開些許縫隙。
第四章離絕凌
白馬郡府試出現金鐘長鳴異象,致使整個長弓城文氣沸騰,大部分百姓都受到潤澤,些許小毛病得到文運眷顧而康復或者好轉。
院君謝東流第一時刻將張易成為天降舉人的訊息透過文印傳送給州院君蘇九齡。蘇九齡透過文印將《愛蓮說》原篇取走,上交王室,準備在三日後於全國各郡府文院進行張貼。
上一位天降舉人,乃是當今大周皇朝文相,翰林院掌院學士陳東亭。在這之前,整個大周皇朝有三百餘年未曾出現過天降舉人。
府試結束,府文院,張府以及陳府都沒有放出誰是天降舉人的訊息。不過大部分人自然能夠猜到,不少名門望族,再度向張府伸出了友誼的雙手,示意可以接著合作。
張雲龍等人前來詢問,張易一概否決,如同這篇《愛蓮說》所言,張府子弟,便要有蓮的高潔,在這個渾濁的世界端正己身。
翌日,風重樓和喬居正早早便來了張府,揚言要張易請客吃酒。天降舉人這件事一出,風府和喬府的日子自然也好過不少,兩家大人鼓勵他們與張府多走動。
“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阿易,你這話說的極好。當今之世真隱者少,有德者寡,而趨炎附勢鑽刺富貴之門的小人比比皆是;這莽莽紅塵,能有幾個志同道合之人,共同去根治這名門望族乃至豪門世家的痼疾呢?”
風重樓嘖嘖稱歎,他對張易這篇《愛蓮說》很是喜歡。因其性子高傲,向來沒有幾個朋友,張易寫的很是符合他的口味。
喬居正亦點頭道:“蓮花近於菊,卻不像菊那樣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現實的隱者;它更不像牡丹那樣妍麗妖冶,以富貴媚人。蓮花出於汙濁現實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顯妖冶,實為百花叢中的賢君子。難怪張老爺子當年要修建綠錦池,你重建張府之後,府邸雖不大,亦留出空地栽種蓮花。”
張易微微點頭,笑道:“花本無品,不過是借花喻人罷了。白馬郡這些名門望族太過趨炎附勢,欺辱張府也就罷了,連你們風府喬府也不放過,我良心實在有些不安。”
“哪裡的話,我們都是花中之蓮,人中之君子嘛。”喬居正出乎意料的說起了笑話,讓風重樓都忍不住鼓起掌來。
正當三人聊起張易這篇《愛蓮說》時,張大牛走進亭中稟告,說有一位年輕秀才前來拜訪,自稱離絕凌。
張易微微笑道:“這位離兄很是有趣,這篇文章能夠寫出,不但跟風府喬府對張府的恩情有關,還有府試那****看到他的所作所為,深有感觸。咱們一同前去迎接一下吧。”
“哦?竟然有這回事,那一定得請他進來。”風重樓十分好奇,跑在前頭要見一見這位給張易靈感的年輕秀才。
離絕凌站在門口不停踱步,微微低頭,雙手藏在衣袖中。
張易遠遠看見他,高聲叫道:“離兄,怎麼在門口站著,快些請進。”
離絕凌突然聽到張易的聲音,他連忙笑著抬起頭來,臉上的拘謹還在,笑容顯得有些僵硬。看到風重樓和喬居正,他連忙拱手行禮,道:“在下離絕凌,見過三位兄臺。”
風重樓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嬉笑道:“方才聽阿易說起你那日高聲呵斥陳府的所作所為,還覺得你是個頂天立地的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