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部分(第2/4 頁)
都在沉思自己是繼續與漢廷對抗,還是學那叔孫通做那漢朝的官。
※※※
一名青衣童子來到木案之前,遞上一根琴絃。那師郊剔去斷絃,接好新弦,調了調音。
他剛才一曲未盡,想必是想把那《關雎》一曲彈完。
哪知師郊並未繼續彈那曲子。只見他起身離座,向著韓淮楚這邊走來。
“小人聞韓大將軍一曲琴音斥退數萬燕軍,精通音律。今日得見將軍,如伯牙之遇子期也。小人斗膽請將軍奏琴一曲,以為助興,不知將軍意下如何?”那師郊拱著手,文縐縐地說道。
“琴藝當然比不上你這位音律國手,在你面前彈琴那就是班門弄斧,關公面前耍大刀。但安若素何等眼光,琴彈得好就能贏得大才女的芳心麼?”韓淮楚心中竊笑,謙虛道:“韓某對音律只略通一二,何敢在先生面前獻醜。”
他是誠心推辭,但眾人被師郊這麼一說,立即興致盎然。就聽場內場外一片大叫:“請韓大將軍奏琴一曲!”
最難拂的就是眾人的意。韓淮楚抬頭一看,只見那大才女一雙星眸正向他凝視過來,那眸子裡滿含著期待。
韓淮楚一陣踟躅,心想那琴棋書畫都是文人必修的功課,此刻休說是師郊,這裡精通音律的只怕有一半以上。憑自己那兩手要上去彈琴,一個音律不準,絕對是獻醜而不是助興。
韓淮楚在大學本是系樂隊的核心成員,若是有後世那些電吉他之內的樂器,韓淮楚上一段搖滾音樂,引起的騷動絕對不會比師郊差。但此刻哪裡去找那吉他?
“彈就彈,怕個誰來!”韓淮楚膽氣一壯,說道:“好!大家盛情難卻,韓某就為諸位彈奏一曲。”
“啪啪啪”,那師郊竟帶頭鼓起掌來。頓時峰上掌聲如雷,眾人都想聽聽,那以一曲琴音斥退數萬燕軍的韓大將軍,彈琴的造詣有多深。
師郊那臉笑得特別綻放,如沐春風。從師郊那滿臉堆起的笑容中,韓淮楚察覺到有那麼一絲挑戰的意味。
韓淮楚從容走到那木案前,平心靜氣坐了下來,伸出手指,試了試音。
此刻眾人已安靜下來,都等著韓淮楚開始演奏。
慷慨激昂的音符響起。韓淮楚氣定神閒,一邊撥弄琴絃,一邊引吭高歌。
這一次彈奏的不是那婉轉悠揚蕩氣迴腸的《小河淌水》,而是漢軍軍歌《大風歌》。
那歌聲唱道: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僅此三句,韓淮楚收撥一劃,眾人還未回味過來,琴音嘎然而止。
這曲子只有三句,征戰之餘,韓淮楚不知彈過多少遍,也就不會走調。
只聽一聲叫好:“兵家弟子,就該彈征戰之音。韓大將軍這一曲《大風歌》,恰是將軍該彈之曲。”
韓淮楚凝目望去,見那帶頭叫好的人,正是那大才女安若素。
“這個小丫頭,竟能從琴音中聽出我的想法。知音知音,難道這就是知音?”韓淮楚一陣痴呆。
第十二章 舌戰八方
“你漢軍滅我齊國,齊人死於戰亂無數,屍骨未寒。韓大將軍在這論戰大會彈奏你漢軍軍歌,莫非是耀武揚威,譏我齊軍孱弱,齊國無人乎?”
安大才女剛為韓淮楚喝彩,不同的聲音就出來了。
只見場內一人站起,怒目圓睜,大聲喝斥。說話之人,乃是第三排的一箇中年儒生。
那儒生話一說完,就聽場內一片喧囂,顯然這話已在那些稷下學士中引起了共鳴。
“糟糕,剛才自己即興彈奏的一曲,竟戳到了齊人的痛楚,就如在人家傷口上撒鹽!”韓淮楚暗悔自己孟浪。
後悔藥永遠吃不得,現在的難題是如何收拾這局面。
詭辯之術,絕對不是給自己挖坑,而是要給對方下套。此時絕不能解釋說自己是無心之舉,沒有什麼耀武揚威之意云云。這樣說,越解釋越沒人相信。
“先生何人?”韓淮楚炯目投向那儒生。
“草民稷下人氏,梁石君是也。不知韓大將軍彈奏你漢軍軍歌,居心何在?”那梁石君怒氣衝衝道。
“先生口口聲聲自稱齊國。然齊地亦為大漢疆土,齊國現今何在?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漢軍軍歌亦為齊人之軍歌,韓某彈奏此曲,有何不可?”韓淮楚理直氣壯說道。
“為人臣者若忘故君,一旦亡國便變節從敵,與禽獸何異?”梁石君高聲說道。
韓淮楚哈哈一聲大笑:“若按先生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