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部分(第4/4 頁)
乎都是人扛,隊伍行進緩慢。向晚大軍行至柏井鎮,大軍於鎮東八疊坂上紮營。次日經那回星城,又駐紮一宿。第三日來到綿蔓水西岸的天長鎮。
那船隻都被趙軍收走,漢軍要過綿蔓水只有自己扎筏。於是漢軍就地駐紮,派出士卒大舉砍伐樹木打造木筏,準備渡河之用。
便有一壯士——祝阿人高邑來投。那高邑人如其姓,生得是高大威猛。高邑說道:“小人本是常山王(張耳)部下,因戰敗流亡至此。聞常山王欲滅趙復國,如久旱而得甘露也。今來大將軍軍前,效犬馬之勞。”
想那張耳當初只不過靠那范增的“分而化之”之計這才做上了常山王,在趙國的號召力如何能與那正兒八經的王室後裔趙歇相比?只看李左車,陳餘二人登高一呼立馬就把他從常山王的寶座上攆下來成為一個喪家之犬就可見一斑。漢軍這次攻趙,打的是為張耳復國的旗號,估計著也沒多少人會響應,不過是隨便找個藉口而已。
今日還有這麼一號人物,對那張耳如此忠心,韓淮楚簡直感到有點意外。
韓淮楚便問道:“壯士原任何職?”那高邑道:“小人在常山王軍中,曾做過軍侯。”韓淮楚道:“本帥麾下正缺壯士這般人才。今欲伐趙,各部頭領均是無缺,只有那新兵營中缺一名伍佰主。壯士可願屈就,待滅了趙國招來軍馬,再行擢升?”高邑喜道:“伍佰主足矣。”又問道:“不知常山王何在?”韓淮楚答道:“常山王奉命堅守榆關,並未在此。”於是韓淮楚令人將高邑帶到新兵營中。
那高邑一走,蒯通便笑問道:“韓師弟你又打的什麼主意?”韓淮楚亦笑道:“師兄你也看出此人非真心來投麼?”蒯通道:“張耳去國久矣,其部下早就紛紛改弦易轍投效了趙王歇。此地乃是趙國,如何有這般對張耳忠心之人?現在趙軍缺將,憑這廝的能耐,在趙軍中做個校尉也是輕而易舉。這廝受了個伍佰主,不見其怒,反見其喜。師弟一試便試出是趙軍奸細無疑。”
韓淮楚大笑道:“吾正愁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