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部分(第3/4 頁)
滑輪這詞大家還是破天荒第一次聽到,看了韓淮楚繪出的圖樣,都覺得新鮮。卻又不知如何下叉。韓淮楚少不得親自操起那木工家當,帶著那些木匠做出一個樣品作為示範。
因山道狹窄車輛難行,韓淮楚下令要造出瘦身型車輛兩百輛。這瘦身的意思就是兩個輪子的間距由秦朝的標準六尺改為四尺。而拉戰車的牲口都是現成的,只須改動後面的車身便是。體積小了一號,重量也減輕不少,更利車輛通行於那起伏崎嶇的山道。
這一日,韓淮楚從營中巡視一番,回到他那中軍大帳內,發現案上多出了一口錦盒。
“這是什麼?”韓淮楚納悶地問那帳前守衛。
守衛答道:“這是軍師送來,說大將軍開啟便知。”
韓淮楚用那纏抖的手捧起錦盒,臉上現出苦澀的表情,呆呆地發愣了良久,又將那錦盒放下。
一切均已準備就緒。若不能攻下井陘蕩平趙國,早日結束這人命如草芥的動亂時代,如何能對得起那一個個含冤死去的無辜百姓?
“傳本帥軍令,明日進軍!”韓淮楚斷然下令。
第十九章 跨河而來
風捲大旗,霧鎖關山。天剛破曉,韓淮楚點兵出征,三萬漢軍迤邐上路,走上那條古老而險峻的井陘道。
一開始路還不難走。到了日中,隊伍推進到那西郊村,便要飲馬造炊,原地歇息。
飲馬造炊皆是要水,而那村中只有水井一口。想三萬大軍這麼多號人與馬,一口水井哪裡夠用?不一會井水汲盡,老半天也不見漲起來。
“井水怎漲得這般慢法?”韓淮楚問那村中父老。
父老雲:“大將軍不知,這井中本水量稀少,就是這一點水也是吾等用犧牲貢品求來的呢。大將軍若要水,就帶點貢品,到那村西北的青石峰去求那鎮山神獅。”
韓淮楚聽得糊里糊塗,就問個究竟。原來這井水皆是從那村子西北的青石峰地底流來。那峰上有一座廟宇,供著一尊惡神,相傳是上古時的一頭獅子,守著那山間水源。井水乾了,就屠宰牛羊去供奉那神獅,之後井水便滿起,十分的靈驗。那供奉過的牛羊村民也不敢取回來吃,就擱在那廟中。次日那牛羊就不翼而飛。幾千年來一直如此,也不知白餵了那神獅多少牲畜。
“還有這等事情,帶本帥去那廟中看看。”韓淮楚怒目圓睜說道。
“大將軍可要帶些牲畜做那貢品?”父老問道。
韓淮楚冷笑一聲:“本帥至此,何用向這毛神祭拜?”
想這所謂的神獸也只能霸佔著一點水源敲詐村民,又能有多大神通?而那更大的神仙——驪山老母韓淮楚也見過,一樣對他笑臉相迎。韓淮楚是不信那個邪,憑自己這個奉天承命開創新朝的漢國大將軍,要向一個小小的毛神低頭。
※※※
“呔!何方邪神,敢在此欺佔水源作祟鄉民,吃本帥一劍!”
廟宇中韓淮楚正氣凜然,手舞寒光閃閃的利劍,運起那先天真炁對著案上一尊石獅一劍劈下。
想韓淮楚武功已臻化境,這尋常的一把佩劍在他手中不啻一把削鐵如泥的寶劍。就聽“喀嚓”一聲,那石獅被一劈兩斷。
身後跟著的父老鄉民慌不迭跪倒在地,又是擂胸,又是埋怨:“大將軍觸犯了神靈,今後我村中再也無水也,這可苦了我一方百姓也,該如何是好?”
韓淮楚也不理會那些村民,令小兵回井邊打探,看那水漲起來沒有。
那消片刻,打探的小兵騎馬飛至,口中直喊:“大將軍,井水噴如泉湧,我大軍有水也!”
聽了這話眾鄉民一起拜倒,搗首稱頌:“大將軍除去此惡神,造福四方,請受小民一拜!”
※※※
大將軍一劍斬惡神枯井嘩嘩流的故事迅速傳遍了全軍上下,漢軍將士頓時深受鼓舞。
想想也是,連惡神都在大將軍劍下受死,那二十萬趙軍還不束手就擒?
至此這廟就不拜石獅只拜大將軍韓信,改名為淮陰侯廟。那青石峰也不叫青石峰,改名為試劍峰。井水漲滿還往外流,匯聚成溝。漢軍騎兵解了馬鞍在溝邊飲馬,這溝便取名為馬鞍溝。
直到今日,那峰中廟宇依在,廟前立了一碑,碑上刻詩云:地險山危氣勢雄,將軍從此建奇功。興劉業就人何在?破楚名存事巳空。故壘代帶餘殺氣,荒祠向晚動悲風。功名蓋世今如此,讀罷殘碑思不窮。
※※※
百里的山道艱險無比。漢軍的輜重遇到難過之處,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