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第2/4 頁)
我來,不找我算賬已經客氣了,怎肯接見與我。”
韓淮楚忍俊不禁道:“待師兄我出馬,管叫漢王招你入營。只是要想得到漢王禮遇,還要看師弟你的本事。”
陳平連忙道:“我的本事,師兄還不放心嗎。只要漢王肯招見,憑我那三寸不爛之舌,一定讓他刮目相看。”
韓淮楚聽得大笑,便將馬栓在轅門,又進軍營見那劉邦。
※※※
劉邦聽說韓淮楚來意,連連搖頭:“就是那個在鴻門宴上將寡人堵在如廁外的陳平麼?絕對不行!”
韓淮楚笑道:“大王避陳平不見因如是乎?臣聞昔日齊國襄公亡故,眾兄弟爭位。管仲為公子糾之師,為弟子謀求王位,曾箭傷桓公。桓公既位之後,未因仇怨而殺管仲,反拜管仲為相。齊國一時強大,遂為天下霸主。些須小怨,何足掛齒。”
那劉邦還是搖頭,說道:“不行。聽滕公雲那小子與他家嫂子私通。如此品行不端之人焉能用之?”
連夏侯嬰也冒出來了,看來鴻門宴上陳平結怨不輕。韓淮楚失笑道:“盜嫂之說純屬子虛烏有。臣師弟心志高遠,豈會做出如此事來?”
劉邦沉默一陣,說道:“陳平先為魏臣,後事西楚,今又背主投漢。如此反反覆覆,亂臣之屬。何能用之?”
韓淮楚長笑道:“臣亦曾先事張楚,後從西楚,今背楚來投,也是亂臣之屬不能用乎?亂世之中,豪傑擇主而侍,有何錯哉?”
劉邦急忙立起,滿臉堆笑道:“大將軍何能同陳平相比。那陳平不過是臉蛋漂亮,肚裡未必有貨。”
韓淮楚笑道:“我縱橫家弟子,文能安邦,武能定國,無一不是奇謀之士。大王若疑心陳平之能,不如召而試之。”
劉邦拗不過韓淮楚一再舉薦,便道:“既如此,便傳陳平進見,寡人倒要看看,大將軍口中的奇謀之士是個怎樣人物。”
※※※
那陳平聞漢王召見,整理衣冠,不慌不忙走進劉邦金帳。
拜見畢,劉邦先按招賢見士的禮數出牌,問道:“寡人慾兵指彭城,勢欲與項王一爭天下。不知先生有何計見教與寡人?”
那陳平放聲狂笑:“不忍見大王尋敗,故而冒死來諫。”
劉邦一聽,氣得是直打哆嗦,心想這又是哪裡冒出的一個狂徒,說俺自己找敗仗打,簡直是找死。
韓淮楚在一邊卻偷著樂,心想劉邦哪裡知道咱們縱橫家的套路?陳平這小子把那一驚一乍的詭辯之術算是學精了。
劉邦氣歸氣,礙在韓淮楚的面子也不好發作,問道:“何故先生雲寡人伐楚便是尋敗?”
陳平依然面不改色,問道:“陳某聞大王越東出關,攻城略地,興師與西楚爭雄。敢問大王,自比項王如何?”
劉邦心裡嘀咕,“這些縱橫家弟子怎都一個腔調,老是問這些叫俺難堪的問題。”見韓淮楚在向他瞪眼,只好按當初見韓淮楚的回答重新答一遍:“不瞞先生,項王武勇無敵,打仗寡人不如項王也,實無必勝之計。”
陳平俯身拜道:“幸見大王有此自知之明,不至於自尋死路也。大王興師伐楚,欲併吞四海成湯武偉業,其志可嘉。然出師無因,不過是想取項王而代之。陳某聞順德者昌,逆德者亡;師出無名,事故無成。”
劉邦何等人精?聽得漸漸入耳,“原來這小子是要俺找個出兵的藉口,倒有點道理。”臉色頓時緩和下來,笑道:“既有此言,必有良策,願聞先生高見。”
陳平便氣定神閒說道:“古語有云:‘明其為賊,敵乃可服’。項羽所為無道,放殺其主,天下之賊也。僕又聞仁不以勇取,義不以力奪。為今之計,若令三軍之眾為義帝素服,以告諸候,為此東征,四海之內莫不仰德,此乃三王之舉也。”
韓淮楚聽得暗暗叫好:“這小子果然有套路,竟把義帝的牌位給端了出來忽悠人。”
想那義帝熊心雖名為天下共主,各路諸侯哪有一個把他放在眼裡,心裡都當他是個廢物。項羽暗殺那放牛娃,明裡宣稱是被盜匪所殺,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是項羽派人下的手。那項羽高高在上,大家躲他還來不及,誰敢把這事揭露出來自己找死。
而陳平這個花花腸子居然想出為義帝弔喪,討伐項羽弒君之罪,真是一個人才。
劉邦聽得喜形於色,立即改了態度,恭恭敬敬起身道:“善!非聞先生之言,寡人幾乎失策也。”立馬喊道:“來人,給先生看座。”
便有侍者端來一幾。陳平也不客氣,大刺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