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部分(第2/4 頁)
的爐灶咕嚕咕嚕冒著熱氣,一股肉湯的香味傳來,更令甘斐覺得飢腸轆轆,十來個客商模樣的大漢盤坐在店前,捧著陶碗,一邊吁吁吹著氣,一邊往嘴裡送,看到甘斐抱著孩子騎著馬過來,而身上又可笑的只穿了件裡衣,幾個大漢都有些好奇的看了一眼。
“店家!有什麼吃的只管上來。”甘斐大喇喇翻身下馬,尋了個空桌盤腿坐下,看看懷裡的孩子,還好,眼睛微張著,還有呼吸,只是蔫蔫的沒什麼精神。
“客從南方來?”一個店夥迎上,說的是河洛方言,好在不妨礙甘斐聽懂。
“上吃的救命,不瑣碎!”甘斐沒好氣地回道,不僅是為了救那孩子,他自己也覺得餓的厲害。
店夥倒是好脾氣,呵呵笑了笑,往桌上擺放碗碟:“好咧,先給客來些羊雜湯。”一瞥看到甘斐懷裡的孩子:“咦,客出來還帶娃喲。”
甘斐沒出聲,也懶得回話,那店夥卻又接道:“娃小,羊雜湯怕喝不慣,要不要些羊奶?才從阿善家弄來的。”
甘斐一喜:“有羊奶?最好最好,快快拿來,還有別的,羊雜湯、餅子、肉,有什麼要什麼!”
店夥答應一聲,手腳還挺麻利,轉手端上兩碗白乎乎的羊奶來,甘斐端起一碗,就往那孩子嘴裡送,羊奶的香氣讓那孩子有了點精神,嘴湊著碗沿,轉眼便喝下了小半碗,白色的汁液滴滴淌淌,倒淋的甘斐身上斑斑點點,甘斐咧嘴笑笑,渾不在意。
很快,一摞麥餅和兩碗熱騰騰的羊雜湯也端上了桌,甘斐看孩子有了精神,已經接過碗嘖嘖的喝著羊奶,自己也著實餓的受不了了,忙騰出手,往嘴裡塞了一大塊麥餅,還遞給那孩子一塊,嘴裡嘟嘟囔囔的道:“把我那馬也照看下,有什麼好料盡它吃。”
旁觀的幾個客商轉頭看了看店門口的那匹瘦馬,不以為然的笑了起來,這樣的瘦馬還用好料喂,未免太過浪費了。
店夥樂得多賺些,自是連聲應承,同時端了一碗羊肉過來:“小店家的肉雖比不上阿善家的,卻也是昨日才割的新鮮肉,其味不壞哩,客吃著。”
這是第二次聽店夥說到什麼阿善家了,甘斐也不知道是什麼,幾口麥餅下肚,飢火稍抑,再看那孩子雖然蔫蔫的靠在自己身上,不過捧著羊奶碗,手上還夾著吃了一半的麥餅,瞧情形倒是好了許多,甘斐放下心來,扯下一塊白煮的羊肉給那孩子,又給自己嘴裡塞進一塊肉,一口下去,唇齒溢香,怕不連舌頭都嚼了吞肚,直到這時候,他才有心思張看四下。
甘斐現在雖是虛的,但畢竟身材胖大,背後大刀,腰間長弓,倒是個赳赳武夫的模樣,那些客商不敢直視,早都撇過了眼去,甘斐渾然不覺,只顧看四周情形,發現這市鎮的城牆是黃土壘築,全不是南國風格,也顯得矮小,只是城頭倒沒見到什麼戍守的兵丁,因此也無法判斷這裡現在是屬於哪國的治下。城門口還不時有車馬經過,瞧情形,多是些前來落腳客商,碗盞交碰、歡聲笑語的聲音遠遠的從市鎮裡傳出,當真是一路上所見過的最繁華熱鬧的所在。
“這是什麼地方?”甘斐現在好奇起來。
“洽布堪……”看甘斐一頭霧水,店夥又笑著解釋道:“那是鮮卑人給安的名兒,早先還在大晉的時節,這裡喚作紹方縣,別看我們這裡離洛陽還有幾百裡地,可這南來北往的通客商賈多是打這過,不是有句俗話嘛,遠行苦,有佳地,訣山的野味廣良的酒,洽鎮的烤羊安集的妹,那洽鎮就是說我們這裡,慣走遠路的客呀都知道,咦,客是南方來的吧?沒聽過這話?”
甘斐還真不知道這句俗話,他雖久行江湖,卻多是在南國境中,而這俗話卻說的是中原之地的四大好去處,不過烤羊這字眼卻讓他眼前一亮。
店夥看甘斐這表情,便知道他是第一次來這洽布堪鎮,嘻嘻笑了起來:“客看來不知道,我們這裡阿善家的烤羊真真是天下一絕,用的是鮮卑人的法子烤出來的,好多客商還是特地轉道這裡要去嘗一嘗呢。不過今晚客怕是來晚了,人實在太多,每天呀,只要一過了酉時,人家那兒就恕不接待了,客在我們這裡一樣,小店的水煮羊肉也是老手藝。”
甘斐心裡點點頭,有日子沒吃過肉了,今晚在這裡吃個醉飽,明天再去嚐嚐那什麼阿善家的烤羊也不遲,現在先得找個地方住下,而且也得等身邊這孩子多恢復些才是。
想到那山村的慘景,甘斐又問道:“店家,你們這裡有沒有什麼時常出沒的強盜?”
問這句話的時候,那孩子停止了咀嚼,抬起頭,眼睛死死盯在了東北方向。
第0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