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第4/4 頁)
大規模的軍事衝突,最終是荷蘭人被迫退出婆羅洲為結果,使得沙撈越自治邦擴大為英屬婆羅洲自治聯邦。
當然,這件事對於整個世界的影響並不大,畢竟荷蘭的衰落早已是不爭的事實。
中法戰爭的大勝,迫使法國取締完全最惠國特權後,大清帝國的國際聲望明顯有了大幅的提升。
1885年7月底,胡楚元返回上海墉園,和美國公使達成協議,美國主動放棄完全最惠國待遇,雙方互惠享有部分最惠國待遇。
1885年8月,胡楚元攜妻子訪問英國,雖然未能說服英國放棄最惠國特權,但就稅務自主、中緬邊境和中印邊境等問題達成初步的協議,並和英美法三國達成協議,將上海、天津、海防租界轉變為國際公租界,由中英美法四國各派一名公董委員,並從中外商人和本地代表中抽選三名公董委員,以七人制對國際公租界進行管理。
9月,胡楚元抵達莫斯科,就新疆伊犁問題舉行最後的談判,最終以象徵性的支付六十萬清圓為代價,正式收回伊犁。
10月,胡楚元抵達德國柏林,和俾斯麥宰相舉行會談,簽訂新的《中德互惠貿易協定》。
隨後,胡楚元訪問比利時、丹麥、荷蘭、西班牙、奧匈帝國,陸續簽訂新的貿易協定,允許各國商人在國際公租界貿易,同時,中方商人也有權在各國擁有上岸貿易權,為國內備家商行繞過洋行和各國貿易掃除了最後的障礙。
胡楚元於1886年春2月返回國內,在他回到上海不久,左宗棠病逝於江寧,胡楚元緊急前往江寧,和左宗棠見了最後一面。
其後,曾國荃調任兩江總督,鹿傳霖補任山西巡撫兼提督,劉錦堂補任浙江巡撫,湘軍主力歸入曾國荃麾下,福建人葉祖璉平調至南海艦隊任提督,廣東人葉富升任東海艦隊提督。
這一階段,朝廷在人事安排上還是一如既往的採用異地分治,各系平衡的策略,中國在整體的經濟和政治上也處於一個較為穩定的階段。
1886年4月,胡楚元對生絲出口價進行微調,上浮7%,算是暫時放過了日本一馬,也給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