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3/4 頁)
隨著江南商行的成功,各地總督、巡撫都要辦理相關的壟斷企業,曾國荃和劉坤一在山西置辦了太原商行,理辦山西和陝甘寧鹽政,李鴻章在天津置辦北洋商行,理辦河北、山東鹽政,四川商行、兩廣商行、湖廣招商局隨之而起。
這些商行大多都是官股商辦,唯一例外的是湖廣招商局,這是湖廣總督李鴻藻設定的官辦機構,完全由官員掌控鹽業的銷售。
除了鹽政,這些商行、招商局都同時理辦轄區範圍內的礦務、米茶油糖各業,完全抄襲了江南商行模式,有的還置辦起農業合作社。
對於他們的抄襲,胡楚元是歡迎的,但也是嘆息的。
李鴻藻的湖廣招商局拿到鹽業的統銷權後,以運輸成本高居不下為由,食鹽批發價漲到了每斤75文錢,比江南商行高出15文錢。
不過,李鴻藻的湖南農業合作社和湖北農業合作社倒是辦的有聲有色。
和他不同,盛宣懷的北洋商行就沒有提高鹽價,可他的北洋農業合作社卻只是一群當鋪。
胡楚元只能說,商行和合作社不能聯合一起,共同為本地區的農業發力,意義就只剩下了撈錢。
撈錢也是有好處的。
據胡楚元所得到的訊息,清朝廷事實上已經在考慮取消部分雜稅厘金,避免官辦商行具有太多的優勢,尋常商人只能坐以待斃。
至少在這個時期,以恭親王奕訢、慈禧等人為首的清朝廷還沒有後期載灃時代那麼愚蠢無能,他們知道,小商人的利益是要保護的,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權益也是要平衡的。
在這樣的亂局中,根基尚淺的南洋商行能否發展好,這確實是一個疑問。
何況,南洋這一帶的**意識是極其濃厚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就不斷髮生對華人的屠殺,小規模的流血衝突更是從未中斷過。
乘著這個機會,胡楚元就想將新加坡、馬來西亞的一些很有實力的華商召集起來,建議他們籌辦南洋華商總會,暗中透過海外購買槍支建立南洋華人體操會,用以自保。
說到這個事情,葉文瀾就想起來什麼。
他和胡楚元建議道:“其實不妨和蘭芳公司的人談一談,這幫人在婆羅洲建了一個小國家,在南洋這一帶也算是有點實力,只要是華人,到了他們那裡還算是很有保障的。”
啪。
胡楚元悄然一擊掌,心裡暗暗一陣激動。
他可真想抽自己一個耳光,暗道,怎麼把蘭芳共和國的人給忘了,說起來啊,這些人可真是誰都不該忘的。
蘭芳共和國,這個事情說起來也挺神奇的,廣東的一些客家人,聯合其他地方來的華人在婆羅洲開辦了幾家公司,後來效仿荷蘭東印度公司,負責保護一些婆羅洲的小酋長和部落,作為條件,他們可以在當地開採金礦。
慢慢的,這些公司聯合成一家蘭芳公司,並改稱蘭芳共和國。
總之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很有穿越的嫌疑,但也不是特例,早在明朝時期,南洋一帶就已經有廣東、福建的商人在南洋辦理的特殊商號,甚至身兼明朝廷委派的職務,在經營生意的同時負責管轄當地。
到了中法戰爭期間,乘著清朝廷自顧不暇,荷蘭人就對蘭芳共和國展開進攻,將婆羅洲劃歸荷屬印度領地,也就是後來的印度尼西亞。
這個時期的荷蘭算什麼,所謂的尼德蘭王國在整個世界中已經屬於二流國家,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實力都排不上前十強,當然,侵略一下蘭芳共和國還是很容易的。
想到蘭芳共和國的事情,胡楚元就忍不住的笑了。
為什麼呢?
因為他知道自己完全有能力讓蘭芳共和國延續下去,滿打滿算,他還有六年的時間可以籌備,足可讓蘭芳共和國煥然一新,從頭武裝到腳。
見胡楚元似乎是特別的高興,葉文瀾就有那麼點奇怪,問道:“胡少,難道您也聽說過他們?”
胡楚元微微點頭,和葉文瀾笑呵呵的問道:“你在他們那裡有沒有熟人?”
葉文瀾笑道:“熟啊,太熟了,我早年就在山口洋呆了幾年,也就是在那裡學的土語,在那裡的熟人多的很。要不,我替您引薦幾個?”
胡楚元盤算了一下時間,感覺自己完全可以去一趟,就和葉文瀾道:“那就直接安排一下行程,百聞不如一見,我就去他們那裡看看實際的情況。”
葉文瀾道:“那行,正好您租的是英國人的船,進出山口洋比較方便,咱們就直接去山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