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頁)
,就在戰場上挖掘出了一條100米長,三米寬,1。5米深的戰壕
第二天上午,共和軍部隊吃了早飯之後開拔,前進到了蔣玉成預設的戰場上1000來人在山脊上坐下休息,稀稀拉拉鋪了一大片——不僅是警衛旗隊,在亞莉亞的命令下,周圍其他的幾個共和軍旗隊也被調到了這裡,他們今天上午剛剛趕到
寵妃和精靈妹子們躲進了有空調的小卡車廂裡面乘涼,警衛旗隊的其他成員則在烈日下的草地上盤腿坐成一排——今天天氣很好
“好了,我們到地方了”雷叔有點不放心的說道,“但是敵人會這麼乖乖的來找我們嗎?”
“他們會的,”蔣玉成胸有成竹地說,“這是這個時代的規矩······”
封建時代的會戰,往往存在著某種“默契”——受限於武器的殺傷威力和軍隊的組織能力,會戰必須在比較小的戰場中進行,而兵力也應該儘量集中不然的話,不要說燧發槍的殺傷半徑無法控制廣大的戰場,分散的部隊也極容易潰散解體
所以像後來的戰爭中那種將幾萬人拉開十幾公里長戰線的做法當然是不可能的,交戰的雙方無法始終保持接觸換句話說,儘管佔領需要將部隊分散,會戰卻必須將部隊集中
因此只有用一種“你情我願”的方式進行:也就是說,只有雙方都願意進行會戰的時候,會戰才能進行如果一方覺得會戰不利,而且形勢又沒有危急到非戰不可,他們大可拒絕
蔣玉成相信,殖民地兵團會接受會戰:畢竟他們在兵力上佔優勢,不會懼怕與主動求戰的共和軍交鋒
“有敵人”錢隊發出警報
其實用不著——透過無人機,蔣玉成已經察覺到了殖民地兵團的接近,出現在對面稜線上的幾個塞西亞弓騎兵一點也沒有讓他意外錢隊似乎要找一把巴雷特,來他一個轅門射戟但是蔣玉成阻止他說:
“他們是給敵人報信的,咱們還得靠他們讓帝**自投羅網呢”
百度搜尋閱讀最最全的小說 ///
第30章 桑塔艾爾瓦戰役其四,殖民地兵團
wwW! 果不其然:半個小時之後,對面的山上冒出了一片紅色的軍陣殖民地兵團出現了,穿紅衣戴高水桶帽的戰列步兵居中,騎兵位於左右兩翼標準的教科騰式配置有趣的是,共和軍的列陣,某種意義上也和殖民地兵團異曲同工,也是步兵部隊佔中央,機動兵力站兩翼
在奧薩帝國,大部分領土和居民依然處在封建經濟的控制之下雖然在沿海地區已經出現了市場經濟的分化,但是這些分化範圍有限——最多隻能說是封建經濟的補充,遠不足以動搖其基礎
為什麼原本比艾梅拉加發達的奧薩帝國本土,卻沒有早的進入的歷史時代?也許是正是因為帝國本土太過發達和肥沃了自然經濟沒有不足,“約曼”不會破產,貴族也就不會失去土地
相比艾梅拉的資產階級貴族,帝國本土的絕大多數貴族,依然是土地貴族,而“約曼”則都是自耕農讓他們為了帝國的榮光遠征海外當然沒什麼問題,但是要求他們長期遠離自己的土地駐屯海外比如艾梅拉可就是勉為其難了
貴族如果長期離開自己的封地,就有失掉繼承權的風險,何況那些畢恭畢敬的家僕和農奴遠沒有看上去那麼值得信任而“約曼”本身就是小農家庭的主要勞力,長期不歸的後果,對於自耕農的穩定無疑是毀滅性的
既然大家都不願意去,解決的辦法無非兩種:要麼是找到一些願意去的人,要麼則是強迫一些不願意去的人去於是,這樣的結果就是,帝**海外殖民地兵團,一般由兩種成分組成——自願前往的僱傭兵部隊,和被迫參軍的殖民地配軍
僱傭兵的來歷很複雜,但是大體以**為主既有失去土地的約曼,也有失去主人的農奴主動失去和被動失去都有,還有就是貧窮地方的山民或者牧人總的來說是些沒有土地,但還不至於破落到失去自由的人
一般情況下,帝**殖民地兵團配屬的驃騎兵、龍騎兵和弓騎兵,都是由僱傭軍組成的事實上,很多僱傭兵也都是有“品牌”的——比如說最初提到的塞西亞弓騎兵,以及來自頓河地區的僱傭驃騎兵
巧合的是,在後來的EPLA中,某些特定的部隊也常常由某些特定地區的人組成——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後來的EPLA陸軍以翼人為主的“翼人軍”空降兵第15集團軍,以及多個以矮人部落命名的精銳裝甲師和機械化步兵師等
相比之下,殖民地配軍的成分就簡單多了:這些戰列步兵無一例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