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頁)
家中準備度假。第二天即被元首招去,
並受命率德國〃非洲軍〃前往北非與義大利人共同對英軍作戰。
書到此時才歸正傳。
這次,隆美爾戴著德軍駐利比亞總司令的頭銜,於2月12日飛抵的黎波里後,立即會
見了已接替退役的格拉齊亞尼元帥在義大利北非戰區總司令的依達羅·加里波爾蒂將軍。加
裡波爾蒂建議隆美爾應該親自視察一下戰場。之後隆美爾決定在的黎波里東邊的錫爾特建立
一道防線。
隆美爾在長達2年之久的沙漠戰中,達到他軍事生涯的頂點。
當時英軍已停止進攻。並讓第7裝甲師已回埃及,由第2裝甲師接替。第6澳大利亞師
已調住希臘,接防的是第9澳大利亞師,這兩個師的素質較差,戰鬥力不強。
2月底第5輕裝師坦克團在的黎波里登陸後,隆美爾立即進行宣傳性的閱兵式,併成功
的使用了欺騙術。為了不讓英軍摸清虛實,也為增強意軍的信心,他巧妙地命令坦克在向東
駛去之前,讓其圍著閱兵臺轉幾圈。同時暗中施展另一詭計:命令部下用木頭和紙板做了幾
百輛假坦克,讓卡車和摩托車在這些〃坦克〃之間繞來繞去,而真正的坦克卻避開英國偵察機
的拍照,悄悄向東開去。
英國人在即將贏得的黎波里塔尼亞勝利的前夕撤出部隊的作法違背常規,但隆美爾未能
注意到這一變化。他只是命令〃非洲軍〃第5輕裝師指揮官瓊漢尼斯·施特萊徹將軍率領該師
先頭部隊從錫爾特出發,沿海岸向東進行探察。這一試探性軍事行動,使隆美爾輕而易舉地
向東推進了880多英里。隆美爾輕爾易舉的成功和英軍的過分謹慎使他做起了征服者的美
夢來了。但德國陸軍總司令部不打算在非洲實施決定性進攻;至5月底第15裝甲師運抵非
洲後,也只准備進行一次極為有限的進攻,控制阿杰達比亞接近地,隆美爾聽到這個命令後
非常沮喪。
素來先發制人的隆美爾如何能接受按兵不動的命令。“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3月3
1日,隆美爾斷然決定進攻卜雷加港。9時50分,由第5輕裝師第3偵察營發起的首次攻
擊被擊退,隨後該師第5坦克團和第8機槍營在施圖卡轟炸機掩護下突破英軍防線右翼。下
午5時30分,隆美爾攻佔卜雷加,繳獲了30輛卡車和50輛其它車輛。
一次得手,使隆美爾心中暗喜。於是決定繼續進攻。阿杰達比亞是利比亞北部的重要城
市,距卜雷加港100多英里,位於交通幹線巴爾比亞公路上。4月2日,第5輕裝師沿著
巴爾比亞公路兩側前進,意軍則沿著海岸邊的路線前進,當天黃昏就佔領了這座城市及周圍
地區。
英軍中東地區總司令韋維爾將軍原以為至少要到7月份德意法西斯軍隊才會發動大規模
進攻。德意的突然襲擊,英軍只得全線撤退,以免剩餘的部隊遭到殲滅性打擊。
英軍的避戰使隆美爾的美夢做得更長了。4月2日,隆美爾一反已有的關於不要分兵攻
擊敵人的坦克戰條令,也沒有詳細計算自己的後勤補給能力,便將部隊分成四路挺進:左翼
由第3偵察營和意軍佈雷西亞步兵師組成,任務是進抵加卜爾阿哈丘陵地帶;右翼由格哈
德·馮·施維林上校指揮的德意混合部隊,由德第5輕裝師的摩托化步兵、義大利阿雷艾特
裝甲師的裝甲部隊組成;第三路由施特萊徹將軍指揮緊跟右翼,由第8機槍營、第5坦克團
一中隊和一反坦克連組成;最強的中路由意阿蒂裝甲師1個營、第5坦克團、第2機槍營及
炮兵部隊組成,由第5坦克團指揮官哈伯特·奧爾布雷克上校統一指揮,企圖在託卜魯克要
塞圍殲英軍主力。左路的進攻目標是班加西,中路是姆蘇斯,右翼是邁基利。施特萊徹部隊
跟蹤英第2裝甲師和第3印度摩托化旅並阻止他們逃跑。
德軍左翼的戰鬥首先進入白熱化。這路德軍當晚10時從營地出發,沿海岸公路直接向
班加西進攻。當部隊一路殺到港口時,英軍已棄城而去,並引爆繳獲義大利的4000噸炸
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