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怪,他大姊向來如此,朝令夕改,女人的通病。
逃走的吐蕃斥候被王孝傑派出的騎兵抓住,從吐蕃斥候口中得到情報,吐蕃和突厥聯軍已出現在哈尼湖一帶,在敦煌以南約三百里的高原上。
王孝傑立刻率領五萬大軍南下,張庭則率豆盧軍為後勤支援。
王孝傑雖然走了,卻沒有忘記李臻,他派人送來了大宛寶馬和一封推薦信,同時給李臻也留了一封信,希望他能繼續刻苦練武習文,在明年春天舉行的兵部武舉中能考上武進士。
至於他們在路上救的宦官高延福,他們回來後沒有半點訊息,李臻也沒有放在心上,畢竟高延福再三說過,遭遇吐蕃軍襲擊這件事,就當沒有發生過。
但高延福會記住他的救命之恩,大恩不言謝,這句話李臻也記住了。
這天中午,李臻從城外練馬回來,經過數天的磨合,他和大宛寶馬已漸漸能心意相通了。
剛走到巷子口,李泉便慌慌張張迎上來,埋怨他道:“你怎麼才回來?”
“出什麼事了?”
“上午李刺史派人來找你,讓你回來後去一趟州衙,我等了你快一個時辰,脖子都望酸了。”
“現在嗎?”李臻還沒吃午飯,肚子著實有點餓了。
“快去!快去!他讓你回來後就去找他,人家可是刺史,回來再吃午飯,餓不死你。”
李泉連聲催促,李臻也沒辦法,只得調轉馬頭向州衙而去,李臻和刺史李無虧並沒有什麼交集,只是在他表演騎射時說過兩句話,不過李臻也想得到李無虧為什麼找他。
。。。。。。。。
第0018章 少女夢想
沙州刺史李無虧年約五十歲,身體不太好,顯得比較削瘦文弱,因為沙州是邊疆州,他同時也出任豆盧軍使,但軍隊具體事務卻由副軍使張庭全權負責。
雖然是沙州的最高行政長官,但李無虧的脾氣卻很隨和,身上沒有多少官架子,他請李臻坐下,親自給他倒了一杯茶笑道:“說起來我們還是有一點親戚關係,你不知道吧!”
“晚輩知道,敦煌李氏和隴西李氏原是一脈。”
“不是這樣。”
李無虧笑著擺擺手,“我也是前兩天才知道,原來你是州學李博士的孫子,你祖父難道沒告訴過你嗎?他其實是隴西李氏出身,族籍掛在敦煌李氏。”
李臻前世沒有什麼親戚,對這種家族觀念很淡漠,今生又受盡家族歧視,他對這些所謂的家族親緣早沒有什麼興趣了。
不過祖父居然不是敦煌李氏,他一點也沒有想到,只聽說戶籍可以掛靠,族籍也可以掛靠嗎?
“晚輩確實不知!”
李無虧笑了笑,估計他們之間的血緣關係也很遠,他顯然不想多說此事。
話題一轉,李無虧又道:“沒想到王大將軍如此看重你,給你寫了推薦信,當然也是你自己爭氣,明年春天參加兵部武舉,希望你能考出好成績,給沙州的家鄉父老爭光。”
“晚輩一定努力!”
李臻又好奇地問道:“王大將軍的推薦信很重要嗎?”
李無虧捋須笑了起來,“看來你真不懂啊!武舉和科舉其實是一樣,士子進京趕考一般是地方官府推薦。
但你想想,全國三百多個州,一千五百多座縣,每年進京趕考計程車子有幾萬人,可錄取卻不到百人,如此懸殊的比例,想考上談何容易,可就算禮部考上了,還有更重要的吏部面考,關係到你去哪裡當官,這個時候高官推薦信的作用就出來了。”
“晚輩明白了,高官推薦信其實是給吏部。”
“算是吧!畢竟科舉考試要糊名,主考官也不知道你是誰,舉薦信對於最後的吏部面試才是關鍵。”
李無虧笑了笑又道:“武舉也是一樣,你有王大將軍的推薦信,那你就是王大將的門生了,若考中武舉,兵部分配官職時,自然就會把你分配到王大將軍的麾下。”
李臻這才明白王孝傑給自己寫推薦信的真正含義,原來他在那邊已經張開了口袋,就等自己掉進去,他心中有一絲不舒服。
不過轉念又一想,或許自己也算是個人才吧!人才誰不想要,否則王孝傑送寶馬給自己做什麼?
兩人閒聊幾句,李無虧又嘆息道:“想不到你居然遇到了土番士兵,敦煌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了。”
李無虧神情有些凝重,低聲自言自語,“這可不是好兆頭啊”
“使君說什麼”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