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頁)
�嚳�搿堵桌硌г�懟罰�彩俏�聳迪炙�凹娌芍芮刂鈄印⒂《日苧Ъ芭分拚苧б源蚱屏角�昴�乜籽У木上啊�
(見《我在教育界的經驗》一文)這個目的。
1950年9月下旬,周世釗應毛澤東邀請去北京之前,第
63
思想主流與精神方向75
一師範同學楊韶華將20年代初在清水塘借閱毛的這本《倫理學原理》,託他歸還書主。楊在扉頁上寫了一段話,說:“珍藏至今,深恐或失!茲趁周敦元同學北上之便,託其奉還故主,借鏡當時思想之一斑。”
由於知道筆者很關心毛早年讀書生活和活動情況,周世釗啟程之前,特將此書交與一閱。開啟書來,真是大吃一驚:密密麻麻寫了那麼多批語,是這樣用功讀書的呀!
此書在手上只能停留3天,即使能通讀一遍,也來不及消化,於是將原書凡有批語的部分全部拍照,並放大成原書模樣,心知此書一進中南海,今後就再難以見到了。
照片中有一部分批語,由於原字型太小,模糊不清,有的用放大鏡也難斷定。見到這本書之後,是最早促筆者寫出《早年毛澤東》(初版名《毛澤東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動》)這本書的一個原因。
1952年用一個月時間完成初稿時,並沒有將這些“批語”消化好,關於此書及其批語,只是作了這樣的介紹:楊昌濟教授倫理學,採用的課本便是這本《倫理學原理》。當時多數同學對於哲學不感興趣,聽課甚不專注;唯有毛澤東等少數人,用心聽講勤作筆記。他極愛讀這本書,在這本共約10萬字的書上,他一共寫了12100餘字的批語。
全書還逐句用墨筆加以圈、點,打上單槓、雙槓、三角、叉等符號。批語是用工整的行楷寫在天地頭空白處及行距間,小者如7號鉛字,要用放大鏡才看得清楚。批語最多的是第四章“害及惡”
、第五章“義務及良心”
,共5900餘字;次為第六章“利己主義與利他主義”
,約1500餘字;再次為第一章“善惡正鵠論與形式論之見解”
,約為1100餘字。
批語的內容,
64
85思想主流與精神方向
絕大部分是毛髮抒自己的倫理觀、人生觀、歷史觀和宇宙觀,以及對原著的各種批判與引申;少部分是對原著的簡要的贊同語和章段的提要。凡原著中合乎自己觀點的地方,不論唯物或唯心,必濃圈密點,眉批則往往有“切論”
、“此語甚精”
、“此語甚切”
、“此說與吾大合”等語。對原著的否定與懷疑之處也很多,常見這類批語:“誠不然”
,“此不然”
,“此節不甚當”
,“此處又使餘懷疑”
,“吾意不應以此立說”
,“此說終覺不完滿”
,等等。其中許多地方聯絡到中國的歷史,墨子、孔子、孟子、宋明理學、王船山、顏習齋、譚嗣同、梁啟超諸家思想,以及五四運動前夜的國事與思潮。總之,處處充滿著追求真理、真知和改革國家社會的精神。
限於自己的學力,當時對這些批語的特點,作了這樣幾點概括,簡意如下:1、重視“個人有無上之價值”
,“發達個性”
,強調個性解放,從“無我論”到“惟我論”
,即強調“個人精神主義”。
2、對於原著讚譽對外界的“抵抗”
,強調“善惡相競”與人類進步的關係,常予以發揮。
3、極端重視思想和知識的作用,要用哲學這個“大本大源”來改造世界;追求變革舊傳統的新思想、新觀點。
4、同時又重事實,重現在,尤重實行。
5、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從書中進化論的觀點,以及譚嗣同、《新青年》所倡導的進步學說得到的啟發,批語中已開始初步運用了辯證法。
由這些批語可以看到,當時毛澤東何等醉心於哲學的研究,探求哲學的基本問題,以其特出的博學、鑽研和實踐精
65
思想主流與精神方向95
神,在思想上已有新的收穫,遠超出當時一般進步知識分子的水平。
1950年,從周世釗手中收到這本書時,毛澤東說了這樣一段話:“這本書的道理也不那麼正確,它不是純粹的唯物論,而是心物二元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