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4 頁)
17。團結問題,統一思想。河南120萬基層幹部,40萬犯錯誤,300受處分,是個分裂。
18。
國際問題。對資產階級不易一次認清,界限要分清。
同蔣介石打了幾十年,講統戰時一切忘了。
開會的人都上了山後,7月3日開始,分6個組開座談會,按照18個問題擺情況,談意見。白天開會,晚上跳舞。
《到韶山》、《登廬山》兩詩(寄周小舟與喬木求訂正)
傳開後,大家遊山賦詩,很是輕鬆。我參加中南組。少奇和朱總都參加過這個組,各有一次發言。
7月4日會上,王任重作了沉痛檢討:比1954年水災更困難,500萬人幾兩糧,吃稀飯教訓才深刻。追求密植、高產、放衛星,老老實實在說假話。吳芝圃一邊向全國道歉,一邊說食堂一個不垮。
156
051關於毛澤東功過是非的一些看法
7月4日少奇作了下述發言:去年大躍進,吃了前年的庫存,預支了今年。
凡事不要輕信。
要有辦法使人不說假話。
一股風批右傾保守,拔白旗,使人老在“帽子”的威脅下。說老實話的人,去年不好混。領導看好的多,估計偏高。去年二類苗比一類好。紅旗隊低產,白旗隊高產。十一二月大吃大喝時,老農已提警告:今年不可樂觀。大家捱餓,給武漢調糧。去年的錯誤,對經濟生活造成很大影響,決不可小視。
糧食好轉才能解決副食。手工業要恢復。工廠財務混亂。紗廠鍊鋼,用掉流動資金。
22萬噸鐵,至少賠500萬,成本高的要停產。
各縣盲目辦工廠,1958年有豐富經驗和深刻教訓,要充分估計;但怕說錯誤多了,影響積極性。講清楚,出點冷空氣,“右傾”也不怕。今年4月份報告,還有點發熱,不合實際(指平均畝產450到500斤)
;1962年達到450斤,沒作結論。
贊成恢復四十條。
說大話,吃大虧,糧食部不滿。
腦子發熱,很少看到不利;困難時,很少看到有利。過與不及永遠存在。
1958年最大成績是得到教訓,全黨全民得到深刻教訓。也證明確可大躍進,另一面又出這麼多亂子,有破壞作用。斯大林似乎說過,平衡要破壞了,才知其重要。聰明人是碰了釘子知道轉彎。爭取不犯長期性、全國性錯誤;暫時錯誤非犯不可,有好處。全民鍊鋼,親身經驗,碰釘子轉彎,就是馬克思主義,就是正確領導。立三路線,短促突擊,損失完了,還不知轉彎,要讓歷史家總結。
當前毫無悲觀、抱怨之必要。認識大大提高一步。半成品還有用。小高爐、小轉爐,吸取雙輪雙鏵犁教訓。裝置達到設計能力要時間,欲速則不達。
大家注意,不要洩氣;洩一點難免,不洩為好。
不
157
關於毛澤東功過是非的一些看法151
要責備下面,省地縣,責任主要由省委擔起來。幹部也不要老檢討。
7月6日中南組會上,朱總的發言:農民還有私有性一面。供給制、共產風損害很大。食堂在生產上對,消費上吃了大虧。工人還得發工資,供給制是共產,農民就如此願意共產?食堂自負盈虧,可以存在一部分,全垮了也不見得是壞事。家庭制度要鞏固起來,否則,幹什麼?有了錢就吃光。
原則上回到家庭過日子。食堂要吃好,吃飽,有燒的,這樣人心才穩定。
農民想富,要使之富起來,不會成富農路線,是關係五億人口的穩定問題。
食堂辦不起來不要硬辦,回家好。
陳雲多年來對糧食抓得多緊。北戴河一時高興起來,從糧食多了出發。
工業主要是大鍊鋼鐵搞亂了,其他亂得不太大。
農輕重安排好。
農民立家立業重要。
對農民私有制要看重些。
蘇聯依靠經濟核算制、商品規律,生產越來越多。要多搞糧食,變成雞、鴨、蛋出口,換回東西。
各省不要自搞工業體系,工業方向要講。
從北京到浦口的專車上,喬木找我談過對1958年的總看法,認為綜合平衡出了問題。他以太陽系執行為例,說行星與太陽之間的關係,軌道執行,都是平衡關係;又說火車、汽車的行駛,也不能離開軌道與公路,否則就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