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上沒有亞洲大陸上兇猛的食肉動物呢?僅此一點就可以證明“陸橋說”是一
種臆測。
再次,根據近年來有關遠古澳洲黑人的考古資料來推測。考古資料證實
澳洲黑人的祖先,約在公元前5500 年前就已有帶柄工具;公元前4850 年已
有線狀雕刻;公元前2820 年已使用矛尖工具;公元前1800 年已使用薄刃工
具;公元前1470 年已有專門骨器加工作業。這些資料無可辯駁地證明,澳洲
黑人大約在距今七八千年間才剛剛“進入新石器時代。乘船漂洋過海不可能
在中石器時代,當然也更不可能在舊石器時代,最多隻能在新石器時代,因
此可以斷言,澳洲黑人的祖先大約在八千年前來澳洲大陸的。
三、澳洲大陸黑人的來源與分佈
那末,澳洲大陸黑人的祖先是怎樣乘船漂流到澳洲大陸上來的呢?對此
問題,學者們進行了長時期探討,提出了各種觀點,“漂流說”和“陸橋說”
便是其中的著名的兩個觀點。但是我們認為具有極大說服力的是英國科學家
赫胥黎的觀點。他指出,在第四紀晚期,雖然在印度尼西亞群島和澳大利亞、
① 曼寧·克拉克:《澳大利亞簡史》,中文版,第96 頁。
②
L。S。Stavrianos,The World to 1500∶A Global History ,BookⅡ,P。80—81,1970,Sydney。
③
同第8 書頁①。
新幾內亞之間不可能有連續不斷的完整陸橋,但是,個別的島群之間有可能
存在著狹條陸地(如婆羅洲和菲律之間的巴拉望島)或島嶼環帶(如馬魯古
群島),而這些狹條陸地和環帶就有可能聯結成一條通路,但是這條通路間
往往有淺水或狹窄的水域相隔。這樣,黑人的祖先可乘船逐段地越過,而動
物,那怕是胎生哺乳動物亦難於越過。有的學者還注意到了印度尼西亞從西
起越往東,動物愈少,究其原因,動物為隔斷陸路的水域所阻擋。由印尼可
聯想澳大利亞根本不存在胎生哺乳動物的原因,同時由此來判斷澳洲黑人的
祖先走什麼樣的路來到澳大利亞的。
結論是,澳洲黑人的祖先既走水路又走陸路,在起碼距今八千年前由印
尼某島和新幾內亞來到澳大利亞,主要的路線是東線,即從新幾內亞越過託
雷斯海峽而來的,而西線是以帝汶島作為出發地。
澳洲黑人的祖先首先到達澳洲大陸北部沿海地區與西北地區,經千百年
的繁衍生息,人口逐漸增多,加之從東南亞來的移民又不斷湧入,部落間爭
奪漁獵和採集領地日益繁頻與激烈,因而許多黑人部落紛紛南下尋找新領
地,這樣在遠古時代的澳洲大陸上開始了歷時近萬年之久的人口大流動,整
個澳洲大陸逐步被黑人移民所佔領。北部炎熱而無南部涼爽也是黑人南移的
重要因素。
考古學家們發現了澳洲黑人向南擴散的三條主要路線:一條從西北沿海
地區沿西海岸南下的路線,亦稱西部路線,直達西南地區。第二條路線由北
部地區南下,深入大陸腹地,直達南部地區,此即中部路線。第三條路線從
東北沿海地區出發,沿東海岸南下,到達東南地區,此亦稱東部路線。每條
幹線又分成若干支線。在這三條大幹線中,以中部幹線最為重要,因為這條
幹線要經過幾條大河,尤其是墨累河與達令河,氣候和物產條件好,因此在
這一地區黑人較多。
澳洲大陸黑人經過以萬年計的繁衍,到1788 年,其人口總數達30 萬人,
500 餘部落,分佈在大陸的各個地區。按區域劃分,可分成七個部落部區域
集團。
第一個部落區域集團,居住在墨累河流域的各部落。第二個部落區域集
團,居住在達令河流域,包括今整個新南威爾士和昆士蘭的南部地區。第三
個部落區域集團在今昆士蘭中部和北部。埃爾湖周圍廣大地區,居住的是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