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4/4 頁)
人的生活用具同澳洲大陸黑人相比,顯得十分貧乏,主要有
編織的筐子和袋囊,筐子類似澳洲大陸上的。此外還有一些用樹皮、樹葉和
海草編織的用具。
塔斯馬尼亞人的居住條件和大陸黑人極相似,住宅通常是防風籬笆,也
有半球形或圓錐形的茅屋,一般用樹幹做柱架,再遮以樹皮和樹葉做屋頂和
牆壁。
他們食熟食,取火方法有鑽木和火犁兩種,但儘量儲存火種,尤其是在
遷移時。其熟食只是在火上烤,或在灰燼裡燒,根本不知道有煮、熬、燉等
製作熟食技術,但令人驚異的是他們竟然已會釀酒作飲料。
塔斯馬尼亞人有傳統的造船技術,所造的船不大,多用桉樹的大樹皮卷
成管狀,再用草繩重疊捆紮而成。這類管子船一般三節,船身長約4。5 米,
可乘6 人。
塔斯馬尼亞島上氣候較大陸上寒冷,但大多數塔斯馬尼亞人一年四季不
穿衣服,只有老人和一些婦女穿。衣服多用袋鼠皮做成圍裙和鬥蓬。
二、社會組織
據人類學家和探險家估計,在1803 年英國殖民者入侵時,塔斯馬尼亞人
約有20 個部落,人口至少有6000 人。部落由若干氏族構成,每個氏族在30
—50 人之間。一位探險家記載說,他看到一個氏族的宿營地,每一宿營地有
4 個茅屋,每屋有3—4 人,其氏族以母系計算。
他們實行族外婚制,嚴禁同一氏族內部通婚或有性行為,但有群婚殘餘,
如有一夫多妻或一夫兩妻等現象,寡婦為整個群體的公妻。
部落為最高組織形式,部落和氏族首領的權力極其有限,部落或氏族成
員間如發生矛盾,多由當事者自行解決。
第二章
“未知南方大陸”的發現
及其淪為英國流犯殖民地
第一節西方殖民者尋找“未知南方大陸”
一、古代希臘關於“南方大陸”的推測
世界史上有兩次所謂“新大陸”的發現:一次是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
另一次是荷蘭航海家揚茨(Willen Jansz)發現澳洲大陸。澳洲大陸在南半
球,因此澳洲大陸的發現亦稱“南方大陸地理大發現”。“南方大陸”一語
來自希臘語“Terra Australis”,英譯為“Australia”,中文音譯為“澳
大利亞”,故“澳大利亞”為“南方大陸”之意。
這兩次地理大發現是不同的。哥倫布向西航行,目的是去東方的印度,
在他的腦子裡根本沒有“新大陸”的概念,可以說是誤入“新大陸”而發現
“新大陸”。而揚茨卻不同,在他的腦子裡就有一個“南方大陸”的概念。
他和他先後的探險家們目的十分明確,就是為了尋找“南方大陸”。然而這
塊大陸究竟在南半球的何處,不為人所知,所以稱之為“未知南方大陸”(希
臘語為Terra Australis Incognitia)。“未知”的意思是指不知南方大陸
在南半球的具體位置而言。
揚茨等航海家腦子裡的“南方大陸”的概念不是憑空想出來的。關於南
方大陸的存在早在歐亞兩洲傳說了數千年,就是說澳洲大陸的發現是和人類
對地球的認識不斷深化和正確化的漫長曆史有關。
歐亞關於“澳大利亞”(即南方大陸)的傳說根源於古代世界地球學說
的發展,而古代世界地理學說淵源於古希臘。古代希臘的荷馬是公認的西方
地理學說的始祖。他在公元前9世紀寫的《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實際
上是世界最早的探險紀實。荷馬之後,公元前7世紀末和前6世紀初,愛奧
尼亞的米利都成為文化中心和貿易中心。希臘人和腓尼基人的商船從四面八
方雲集此處,同時也把歐洲、亞洲和北非一些國度的風土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