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4/4 頁)
要輝煌。
從淞滬會戰開始,1937年的南京戰役,1938年蘭封會戰,武漢會戰,1939年南昌會戰,長沙會戰,冬季攻勢,1940年第二次長沙會戰,到今年的1941年上高會戰,以及在不久之後來馬上就要發生的第三次長沙會戰,1942年浙贛會戰,1943年鄂西會戰,幾乎是馬不停蹄,席不暇暖。
國軍在抗戰時期有陸海空軍武功狀之設,為對部隊團體之最高褒揚,該軍即獨得四軸。第74軍在1940年以最新裝備進行整編,改為所謂的攻擊軍,直屬軍事委員會,作為各大戰場的緊急預備隊。就連倭寇鬼子也對這支國軍中的王牌部隊深為畏敬,並以“三五部隊”稱之。
而且就算是在抗戰勝利以後,第74軍的戰鬥力也令人驚訝。鏈水之戰重創共軍王牌部隊王BICHENG部,雖然最早被共軍殲滅,可共軍上了五個第一流的15萬主力部隊圍攻,而且牙齒也蹦鬆了,而這時候的整編74師早已不是抗戰時的那個74軍了。雙方損失接近1:1。比起另外 “五大主力”的另外四個被殲滅時的表現強多了去,她不愧第一主力。
所以對於林國榮這個74軍的少校軍校,王大可有機會能把林國榮招到自己的隊伍裡來,他怎麼可能會放過?再說現在此地離第74軍有上千公里,林國榮恐怕是不可能突破鬼子的重重防線而順利又安全回到74軍的序列。
為了打動林國榮,王大可沒少動心思,首先他集合特戰一連。特戰一連計程車兵都是和林國榮一起從銅礦跑出來的,他們之中有一部分人還是林國榮原來的部下,所以由他們和自己一起去,便於和林國榮快速的溝通,也可以經由他們的口向林國榮介紹自己的抗日特戰隊。
所以這次特戰一連的裝備就顯得尤其重要。首先是軍服,雖然現在特戰一連要麼有一部分在王寶根的炮樓裡,要麼有一部分在幫自己訓練新組建的“小太狼”中隊,但是為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