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頁)
在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接壤地區對日軍進行的防禦戰役。
倭寇第11軍為打擊中國軍隊的抗戰意志,消滅中國第9戰區部隊,集中第6、第33、第101、第106師團及3個旅團約10萬兵力,在司令官岡村寧次指揮下,採取奔襲攻擊的方針,發動了“湘贛會戰”,進攻長沙。為打破日軍戰略企圖,中國第9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嶽指揮。
16個軍30多個師約40萬人的兵力,採取逐次抵抗誘敵深入的作戰方針,在長沙附近消滅進攻的日軍。此次會戰,主要在贛北、湘北、鄂南三個方向作戰。
在贛北方面:9月14日,倭寇第106師團由贛北奉新向會埠的中國守軍第19集團軍第60軍發起進攻;以第101師團一部向高安中國軍隊第32軍與第58軍進行牽制性攻擊。中國守軍未抵抗住倭寇鬼子的進攻,陣地被突破。
第60軍和第58軍分別向宜豐、凌江口等地轉移;第32軍轉移至錦江右岸之灰埠、袁浦之線。18日,日軍攻佔上富、村前街、斜橋等,並向高安猛攻。19日,守軍經激戰後放棄高安,退守石鼓嶺和石腦圩西南高地,阻鬼子西犯。21日,第32軍向高安反攻,與鬼子展開激烈爭奪戰;22日,克復高安、高城,進佔馬形山、趙家山之線。第74軍進佔斜橋、南山何。鬼子第101師團由高安向東北方向及五橋何退卻。第106師團主力由奉新向西進犯,突破守軍第183師和第15師陣地,24日,佔領橫街、甘坊,並繼續西進。25日,中國軍隊調集幾個師兵力向甘坊一帶之日軍反擊,與其展開激戰。至10月3日,鬼子進至大墩街、石街。中國軍隊進駐甘坊、橫街,切斷了西進鬼子的退路。6日,中國軍隊第1集團軍和第30集團軍奉命圍攻日軍,戰至9日,進佔沙窩裡、九仙湯、上富、冶城等地,並乘勝追擊,先後克復羅坊、會埠三都、修水。鬼子退回武寧、靖安、奉新。
在湘北方面:9月18日,鬼子主力第6師團及奈良支隊強渡新牆河,向新牆河北岸守軍第15集團軍第52軍發起進攻。守軍頑強抵抗5晝夜,於22日晚,被迫退至河南岸。23日拂曉,鬼子在猛烈炮火支援下,強渡新牆河南進;上村支隊在汨羅江口附近營田登陸,對第15集團軍形成夾擊之勢;第33師團由麥市南下,企圖消滅湘北中國軍隊。第15集團軍依據新牆河、汨羅江陣地抗擊日軍,予鬼子以重創後,於24日撤至汨羅江南岸。26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電令第9戰區在長沙附近與鬼子主力決戰。各軍遵令隨即進佔陣地,側擊、伏擊日軍。27日,鬼子分路南進,至30日,鬼子主力進至撈刀河北岸,直撲長沙以北永安市、金井、上杉市、青山市、橋頭驛等地。鬼子由於孤軍深入,中途遭到中國軍隊的阻擊、伏擊,被迫停止進攻。
在鄂南方面:9月22日,鬼子第33師團向第15集團軍第79軍發起攻擊,23日,進佔麥市、桃樹港,繼向汨羅江上游進犯。中國軍隊第27集團軍和第15集團軍第79軍在麥市附近與日軍展開激戰,殲其甚多。至29日,鬼子攻佔南樓嶺、平江,進抵朱溪廠、龍門廠、長壽街。中國軍隊第20軍、第79軍各一部在獻鍾、南樓嶺、桃樹港一帶夾攻日軍,主力向朱溪廠、龍門廠之鬼子追擊。10月1日,第20軍收復龍門廠後,向長壽街之鬼子側擊,第79軍克復桃樹港、麥市、獻鍾、嘉義。3日,鬼子第33師團主力與第13師團奈良支隊會師於三眼橋,東趨渣津攻修水;4日,與第27集團軍及第79軍發生激戰後,分別向南江橋、麥市、通城方向退卻。第15集團軍尾隨日軍追擊,先後收復安定橋、長樂街、新市、淚羅等地。5日,鬼子全線撤退,上村支隊遭到第54軍新編第23師襲擊後,由營田登船從洞庭湖上逃回岳陽;至9日,第6師團退向新牆河;第33師團撤回通城;奈良支隊退回通城。中國軍隊在全線追擊中,收復了平江、南江橋等城鎮。13日,會戰結束。
這是王大可所知道的第一次長沙會戰,而林國榮也正是在這次會戰中被俘了。本來以倭寇鬼子的報復心理以及他們對自身戰鬥的不滿,所有的俘虜全部都會被殺掉。但是因為淘沙銅礦的那個倭寇商人在鬼子軍部有關係,所以才會把一部分俘虜交給他用來挖礦,本來像林國榮雖然被用來做礦工,但是最終也不會逃脫被虐待致死的悲局,但是陰錯陽差,他們被王大可給救了出來,算是平白撿了一條命。
對於林國榮的所在的第74軍,王大可還是懷著敬意的。國軍第74軍可以說是當時國軍的第一主力,她的戰線比當時的全機械化軍第5軍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