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第2/4 頁)
問道:“可知那石慧孃的丈夫究竟是什麼人?”
香草亦步亦趨地跟在劉子秋身後,小聲說道:“石慧孃的丈夫便是魚山賊寇的大首領!”
原來,因為冒名頂替的事,石慧娘一家害怕被朝廷查出來,在高秀兒的提醒下匆匆逃離了洛陽。他們原本要去江南的長山村投奔劉子秋,但僱不起船,只能走旱路,行到山東地方,忽然遇到一幫盜賊攔路搶劫。那夥盜賊奪了他們的行李不算,見石慧娘美貌,還要當眾加以汙辱。恰巧有一隊人馬從此經過,打跑了盜賊,救下了他們一家。
這隊人馬中為首的是個世家子弟,姓程名知節,為人倒是仗義,把石慧娘一家安頓在自己的莊子裡。石慧孃的父母一來因程知節有相救之恩,二來見程知節家道殷實,便有意把女兒許配給他。那程知節也愛石慧娘美貌,又知書達禮。雙方一拍即合,石慧娘也就做了程夫人。
這一家人生活在程家莊,原本也無憂無慮。不想好景不長,數月之後,朝廷忽然行下榜文,畫影圖形,四處緝拿石慧娘一家。直到此時,程知節才知道石慧娘原本是被選進宮去的美人。不過,這程知節素來膽大包天,毫不在意,繼續讓石慧娘一家呆在莊子裡。又過了半年,程知節酒後打了一個莊奴,那個莊奴懷恨在心,跑到官府告密。眼看著官兵圍了莊子,程知節非但沒有交出石慧娘,還仗著一身勇力,把那些官兵殺得七零八落,最後一把火燒了莊子,落草為寇。
不久,山東群盜蜂起,天下大亂。盧明月、徐圓朗等從先後都來拉攏過程知節,但這程知節卻有見識,認為他們難以成事,並不肯與他們同流合汙。怎奈他勢單力薄,不是這幾人的對手,最終被逼不過,只得遠走他鄉,逃到了魚山一帶。因為程知節平日裡專做劫富濟貧的勾當,並不禍害當地百姓,因而甚得百姓的擁護,漸漸成了氣候。直到半年前,魯明星等人從河北流竄而來,佔據了碭山,時常與魚山的人馬火併,他們的日子才難過起來。
劉子秋聽了,不由哈哈大笑:“原來又是一段英雄救美的故事,只是不知道秀兒是怎麼說服她的?”
香草掩嘴笑道:“姐姐的方法很簡單呢,只不過答應她,將來讓她的孩子跟著虞先生讀書而已。”
劉子秋點了點頭:“這也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進入大帳,石慧娘這一次卻是很乖巧,帶著幾分羞澀,朝劉子秋道了個萬福:“民婦見過大人。”
顯然,高秀兒並沒有透露她和劉子秋的真實身份。這個年代也有這個年代的好處,沒有電視,沒有報紙,不管你是多大的名人,如果沒有人介紹,別人照樣認不出來。
劉子秋擺了擺手:“不必多禮,我想見見你丈夫程知節。”
石慧娘卻一臉為難地說道:“回大人,民婦確實不知道他現在何處。”
高秀兒也在旁邊說道:“夫君,我相信慧娘沒有撒謊。”
雖然石慧娘願意勸說她的丈夫投降,但她的丈夫不露面,她也無計可施。劉子秋低頭沉思,忽然想起一件事來:“石慧娘,你丈夫是不是還有個名字叫做程咬金?”
石慧娘吃了一驚:“那是我家郎君的小名,大人如何得知?”
其實劉子秋也是瞎猜的。程咬金的大名如雷貫耳,而程知節這個名字他卻沒有聽說過。實際上,程咬金在歷史上的真名就叫做程知節,只不過劉子秋不知道罷了。
“這樣吧,劉某不可能在此久留,不日便要南下,你就隨劉某一同啟程,將來找到你的丈夫,再請他前來相見。”證實了自己的猜測,劉子秋想要把程知節找出來的心思更加迫切。像這樣的猛人,如果不能納入自己的麾下,也絕對不能讓他在江湖上飄蕩,否則對新立的大漢王朝就會是個不穩定因素。
石慧娘神色一黯:“大人莫非是要將民婦扣為人質?”
劉子秋笑著搖了搖頭:“你放心,等我們的船隊過了這三不管的地帶,便派人護送你回去。而且秀兒對你的承諾依然有效,等你肚裡的孩子出生,可以送到洛陽,一切自會安排妥當。”
這個理由倒也說得通。畢竟碭山賊寇已經覆滅,如今對這支船隊威脅最大的就是魚山的匪徒。只要把石慧娘扣在船上,魚山群寇當然不敢輕舉妄動。而透過了這段水域,也就脫離了魚山賊寇的勢力範圍,船隊也就安全了。
石慧娘想了想,便躬身說道:“請大人放心,有民婦在船上,沒有人敢圖謀不軌。”
劉子秋當然不是想利用石慧娘為人質掩護船隊南下,如果他真要走的話,完全可以調動水師護衛。當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