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第3/4 頁)
俊悟將眾人迎進郡衙,拱手說道:“這一次非比尋常,必須要徹底剿滅兩山賊寇,否則你我都無法交代,還請四位將軍拿些主意。”
按照劉子秋的新規,太守不得領兵,所以剿匪的事情,只能由三郡的地方軍和水師來完成。
閔博看了譚國源等人一眼,沉聲說道:“我等過去各自為戰,才給了賊寇可乘之機。如今必須通力合作,方能取得全功。”
稽明亮點了點頭,說道:“閔將軍所言極是,稽某以為,要想通力合作,需推舉一人統領三郡兵馬!”
在各項權力當中,尤以兵權為重。這些領兵的千夫長、萬夫長,誰也不會願意把自己的兵馬交給別人去指揮。何況這是一場真刀實槍的戰爭,一個不慎,自己的部下就會造成大量傷亡,到時候,他們也就沒有辦法向部下交代,沒有辦法向部下的家眷交代。當然,現在已經是全國大一統的和平時期,就算掌握了別人的兵馬,那也只是暫時的,這些兵權終究是要還給別人的。最令他們糾結的是,由會來統一指揮。因為權力也就意味著責任,誰來統一指揮,萬一失利,將要承擔全部責任。
閔博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吱聲。而喬偉卻比較安靜,畢竟他只是千夫長,而且只要負責好運河上的事情,倒不要考慮太多。
權同化看到眾人都默不作聲,心中焦急,不由出了個主意:“諸位將軍,我看不如就以抓鬮來定吧!”
這種大事居然已抓鬮來定,簡直有如兒戲。但時間緊迫,大家卻又想不出什麼更好的辦法。閔博咬了咬牙,說道:“好!抓鬮便抓鬮!”
杜厚信搖了搖頭,他對此很不認同,但還是取過一張紙裁成四份,三張上畫了個圈,一張上畫了個叉,然後揉成團,放在了几案上。現場的氣氛立時凝重起來,閔博等三人盯著几案都不願先伸手,喬偉無奈,只得探手一抓。眾人期待的目光都緊緊盯著喬偉,結果喬傳開啟一看,上面居然是個大大的叉字。既然喬偉已經抓到了叉字,其他三人也就沒有必要繼續了。這個結果出人意料,一名水師千夫長竟然要成為這些軍隊的統領。
喬偉自己也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結果,連聲說道:“末將無能,恐怕難以服眾,還是另選賢良吧。”
稽明亮揮了揮手,說道:“既然這個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那稽某自無異議,稽某本人以及麾下兵馬悉聽喬將軍調遣!”
閔博和譚國源也齊聲說道:“某等願聽喬將軍調遣!”
其實對閔博等三人來說,讓喬偉擔任統一指揮頗為尷尬,畢竟連他們也要聽從喬偉的調遣,更何況喬偉還只是一名水軍將領。當然,如果讓他們當中任何一個來擔任這個統領之職,他們也不見得服氣,因為同為地方軍的萬夫長,他們彼此之間的競爭更加激勵。不過,既然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讓喬偉來擔任統一指揮也勉強能夠接受。
吳俊悟也勸道:“大事要緊,何必拘泥小節,喬將軍萬勿推辭!”
雖然滿腹不願,喬偉也只能接受這樣事實,連連搖頭,說道:“到時候還請各位將軍多多提點!”
杜厚信笑了起來,撫掌說道:“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那就看喬將軍的了。”
喬偉皺著眉頭,半晌方才說道:“這兩路賊寇,喬某也沒少與他們打交道。若單是對付碭山的魯明星,只要我們三家齊心協力,應當不成問題。只是魚山的那幫人卻有些麻煩。”
閔博點了點頭,說道:“喬將軍所言不假,其實魚山並不大,地勢也不算險要,要想攻入他們在大寨並非什麼難事。只是那幫傢伙真是比泥鰍還要狡猾,不等你的大軍到達,他們卻已經知道了訊息,早就跑得無影無蹤。若要一勞永逸,恐怕還需要諸位大人相助。”
權同化頷首道:“諸位將軍,如今我等榮辱皆為一體,有什麼需要權某出力的,儘管明言!”
吳俊悟和杜厚信也是連聲附和,畢竟這次任務,虞世南是交給他們大家的。
閔博沉聲說道:“若要根絕魚山賊寇,必先斷其耳目。虞大人讓咱們堅壁清野,或許也是這個意思。”
杜厚信若有所悟,沉吟道:“你是說運河沿岸的那些百姓?”
“不錯!”喬偉輕輕揮了揮手,大聲說道,“如果沒有那些庶民通風報信,魚山那幫人又怎麼能夠輕易逃脫?喬某的意思,要想清剿魚山,就必須先把兩岸的庶民都先抓起來!”
吳俊悟大吃一驚,連聲說道:“萬萬不可!逼之越急,越加適得其反。吳某以為,可將計就計!”
第13章 自投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