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1/4 頁)
但戰爭勝了,並不等於所有計程車兵都能倖存下來,只不過生還的機會更大一些罷了。劉子秋此時所考慮的仍然是自己和千千萬萬將士們寶貴的生命,不由拱手問道:“韓兄身為郎將,不知對本部兵馬有何準備?”
韓世諤卻搖了搖頭,說道:“這一仗,韓某不會去。”
第66章 大軍開拔
韓世諤是左侯衛虎賁郎將,手下管著二十團兵馬,劉子秋所在的團也歸他管。請使用訪問本站。既然這一仗韓世諤不去打,那也就意味著劉子秋他們不需要上戰場了。
劉子秋剛剛想到這一點,就聽韓世諤又說道:“韓某已經託病請辭,不日便會有人頂上韓某的位置。”
李靖皺眉道:“世諤,你好端端的,幹嘛要請辭?”
劉子秋卻已經想通了,說道:“韓兄是為了侯姑娘。”
楊玄感在西征途中造反,天下必然大亂,說不定楊廣就會死在路上,而韓世諤留在洛陽,正可以藉機救出侯蘇蘇。
韓世諤嘆了口氣,說道:“想我韓家世受國恩,如果不是為了蘇蘇,韓某又怎會走這條路。”
如果新任左侯衛虎賁郎將是楊家的人,那劉子秋就危險了,李靖忍不住緊張起來,問道:“世諤,誰來接替你的位置,可有訊息?”
韓世諤搖頭道:“楊廣肯定已有決斷,只是尚未公佈。不過,據韓某所料,應該不是楊家的人。”
李靖不解道:“你如何確定?”
韓世諤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昨天晚上楊萬項找到我,讓我就在這一兩天尋個機會結果了劉兄弟。如果接任者是楊家或者楊家親近的人,他大可不必如此著急。”
一邊是世交好友,同樣的官二代,一邊是李靖的結義兄弟,還捨生幫過他的忙,韓世諤也是左右為難。
李靖已經冷靜下來,說道:“這般說來,此人還與楊家不太對付。洛陽城中,恐怕只有宇文一系的人了。”
劉子秋對於錯綜複雜的官場形勢並不清楚,但他相信李靖的判斷,點了點頭,說道:“大哥,韓兄,你們都不用擔心。劉某隻要嚴守軍紀,料他們也找不到理由來治劉某的罪。只是一旦亂起來,洛陽首當其衝。大嫂有了身子,卻要小心,不如先將大嫂送往江南,不知大哥意下如何?”
看到李靖仍在猶豫,劉子秋轉向韓世諤說道:“劉某以為,楊玄感的圖謀必不能成。韓兄切不可陷入太深,如果救了侯姑娘,可同往江南一避。”
李靖也不看好楊玄感,點頭道:“賢弟說的不錯,楊玄感恃勇而驕,初或有成,久後必敗,世諤還該早作打算。只是去不去江南,請容李某與拙荊商議一番。”
劉子秋忽然起身,拱手說道:“不瞞大哥,小弟也在圖謀一件大事,只是時機未到,不敢說破。大哥他日到了長山村,見到一位魏先生,一問便知。至於生計,大哥無須擔心,小弟現在有江南謝家相助。”
既然韓世諤已經說出了秘密,劉子秋也不用過多隱瞞,相信韓世諤也不會舉告,頂多大家道不同,互相防備罷了。
這時,張出塵走了進來,嗔道:“藥師,大過年的,你們一個個板著臉幹什麼,來來來,喝點酒,說點開心的事,劉兄弟晚上還要趕回軍營呢。”
伍長算不得軍官,劉子秋也只是普通一兵,不享有回家過年的待遇,匆匆喝了幾杯酒,趁著太陽還沒落山,又出了洛陽城。回到軍營,全團士兵剛剛殺完豬,宰完羊。如今,劉子秋已經成了士兵的主心骨,他不回來,大家都不開飯。
接下來幾天,劉子秋每天都是早出晚歸,懷揣利刃,守在楊府外面,想要尋個機會再教訓一下那個楊積善。但楊家戒備森嚴,楊積善又一直沒有露面,劉子秋都是無功而返。直到正月初六,回家過年的軍官們陸續回來了,軍營裡一時緊張起來,劉子秋只得放棄了這個打算。
雖說軍營的紀律嚴了起來,但一直沒有組織大規模的cao練,就連他們這一團人的小規模cao練都被禁止了,劉子秋不禁擔憂起來。
桂海求卻無所謂在說道:“放心吧,按照老規矩,總得過了上元節,才會開練。”
上元節也就是後世的元宵節,在那個年代是最為熱鬧的重大節日,甚至超過了新年。洛陽城中,連皇城都會通宵開放,可以讓百姓近距離地欣賞宮城的美景,上林西苑更是早早的便掛滿了各色彩燈。朝廷的各級官府機構也只有等到過了上元節以後,才會陸續開始工作。
然而,今年的情況卻與往年不同。上元節剛過,也就是正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