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3/4 頁)
浩也是豁達之人並沒有在意,反而呵呵的笑起來,林海也只是試試這位的斤量而已,並沒有下一步的無禮舉動,這不由讓孟華放下心來。
“林賢弟都快成為了百曉生了,呵呵!走我們去飲一杯再說。”依舊是原本的酒樓,不過原先的兩人變成了三人,就不知道是多了林海還是多了周浩而已。
“周兄,不知道你對這第二場考試有和看法,之前孟兄說此次第二場關鍵在一個穩字呢,周兄以為呢。”林海坐下後飲著清茶,輕輕的開口詢問道。
對於這個狀元郎他早有耳聞,原本作為士子的他也十分敬佩對方,這也是他為什麼這麼瞭解對方的原因,可來到琉求卻讓眼界開啟,這才明白宋庭的科舉第一可不代表真的牛叉,孟華的能力他這幾天倒是見識,也真心佩服,如今碰到這個第一就忍不住的想試探一下。
他問的這個問題可不是一般的有難度,涉及到了這次科舉當然就不能夠亂講,否則周浩的名聲就可是徹底毀了,更重要的是不能和孟華一樣,林海提出了孟華觀點,周浩不可能也不能再用。
“呵呵!孟華說的不錯,可是有一點孟華兄似乎遺忘了。”周浩輕泯了一口茶水,輕笑著開口,似乎並沒有因為林海的話而惱怒。
“哦,周兄請指教!”聽了周浩的話,孟華也一下子來了精神,還沒等林海說話就率先問出了口,對於周浩他是十分欽佩,所以並沒有懷疑對方話真實性。
“孟兄嚴重指教不敢當!”周浩一拱手隨即開口道:“我們這位漢王可是起源海上,有中原之意,最近於兄到處瞭解了一方,這裡讓我想起了一個朝代。”周浩並沒有直接解釋,反而緩緩的開口道。
“什麼朝代!”孟華林海兩人齊齊皺眉,他們兩實在不明白周浩這葫蘆裡賣的到底是什麼藥,所以直接配合的問道。
“秦,這裡一切都讓我想起了秦,嚴酷的刑法,奇怪的募兵制,整個琉求就像秦朝一樣似乎是一座移動的戰爭機器。”周浩淡淡的開口道。
“周兄,你確定你沒有再開玩笑!”孟華一下子就從椅子上驚的站了起來,語氣有些顫抖的問道。看著對面周浩認真無比的表情。
孟華整個人都癱軟下去了,嘴裡反覆念著的都是秦,這兩個字,隨即又再度猛然坐起來,這一驚一乍的但把旁邊的林海給嚇了一跳。
還沒等林海說話,孟華搶先一步開口道:“不行,不行,琉求可是華夏最後的希望可不能變成第二個暴秦,走周兄我們一起去上書去。”隨即一把就拽住周浩的衣服就要像外拉。
西漢思想家賈誼在《過秦論》中指出:“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心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周王序得其道,千餘載不絕,秦本末並失,故不能長。由是觀之,安危之統,相去遠矣。”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卷006·秦始皇本紀》中寫道:“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夫併兼者高詐力,安定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術也。”
唐朝文學家杜牧在《阿房宮賦》中評論:“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在古代秦始皇被某些人評價為專制獨裁、橫徵暴斂、嚴刑峻法、生活奢侈的君主,成為中國文化中代表暴君的符號。秦朝在統一中國後只歷14年即告覆亡,而且也開啟了中國兩千餘年的君主中央集權統治,許多人認為是始皇之過。
先秦時期百家爭鳴的文化、思想大爆發的情況自秦之後滅跡。秦朝以高度組織化的政府機構來管理人民和資源,而且使用嚴酷的刑罰來保證政令的實行(不能按時到達目的地要被全部處死是陳勝吳廣率民夫揭竿起事的直接原因)。
秦始皇推行的是“以法治國”的法家學說,而從漢武帝以後的中國曆代統治者,都推行以仁愛、中庸為核心的儒家學說。
而且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極端措施,得罪了天下士人(即知識分子階層)。因此,秦始皇常作為負面典型出現在各種散文、史籍中。
儘管也有很多人為秦始皇辯白,可是基本負面遠大於正面,特別儒家,由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