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第3/4 頁)
些歪歪斜斜的字跡,但是這“萬民衣”也未免太破了。
就在眾人疑惑不解繼而議論紛紛之時,李忱卻道:“此物如令狐愛卿所言,陳愛卿所獻的正是萬民衣。然此衣並未是為何人請願伸冤,也並非是為何人彰顯功績,而是河南府重獲良田的百姓,所共同製成萬民衣贈與朕”
說道這裡李忱心情有些沉重道:“此衣共有一萬多塊麻布縫製而成,然百姓又有幾人讀書識字?因此在這麻布上,皆有百姓們的指印,諸位愛卿可見到這各塊麻布上皆有痕跡”
靜!
一件萬民衣襬放在眾人眼前,即便崔黨對陳浩有再多的彈劾,此刻也是無濟於事。崔式雙眼微眯的看著那件萬民衣,暗自的嘆了一口氣。他知道這一此又輸給了陳浩,這一件“萬民衣”就足以堵住悠悠之口。若是呈上的“萬民衣”是為了陳浩,崔式還能彈劾陳浩收攬民心,煽風點火之餘使得李忱對陳浩產生忌憚之念。然而陳浩卻劍走偏鋒,直接將這份功勞歸於李忱,如此一來不僅讓崔黨與各州的彈劾土崩瓦解,更能得到李忱的信任與支援一更。by:89|10054196》
第四十九章 欣欣向榮
第四十九章欣欣向榮
一年前陳浩所呈上的“三件套”,不僅堵住了眾人的悠悠之口,也使得這一佳話傳為美談。各州道節度使知道無法彈壓陳浩,那也只能防患於未然,希望陳浩這個煞星不要留任到他們的地界。
雖然均田制只在河南府一地復甦,然而對於整個大唐卻是至關重要的。猶如一劑猛藥灌注在這個百病纏身的病人身上,若是河南府能夠應有成效,那便是立於大唐臣民心中的一個標杆。
這一點不僅李忱與陳浩看得出,各州道的門閥大族鄉紳與崔黨也明白這一點。因此這些官僚地主與崔黨,自然不希望這棵破土而出的新芽長成參天大樹,既然不能彈劾不成那就百般遏制給予拘束。
於是無論是商業流通,還是錢糧鹽鐵供求,均是暗中給予遏制。想以此將陳浩拘束使得河南府怨聲載道,從而迫使陳浩暫停均田制繼而引咎辭職。然而讓眾人失望的是,河南府非但沒有在他們的遏制下經濟出現萎靡,反而呈現了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的景象
對於這場暗戰中,李忱的保皇黨能夠做的並不多,也只能在明處給予頒佈指令助河南發展。因此最終還是要靠陳浩自己面臨這場危機,然而對於這場危機陳浩卻未有絲毫膽怯。
這一切的後續風暴陳浩其實早有預料,對於這次推行均田制,三年前就已然在心中醞釀。否則也不會放棄刑部尚書一職,來擔任這個虛設的東都留守。因此三年的準備已然考慮周全,對於後續會發生的事情,陳浩也早已做好了應對之策。
在這一年多里永泰商號化整為零形成百餘家商號,而這百餘家商號暗中卻是連成一線,對河南府經濟復甦默默的提供資源。對於崔黨眾多官僚的壟斷,永泰商號卻絲毫不懼。
如今已遍佈江南各道的永泰商號,對於供給一個河南府還是綽綽有餘的。陳浩之所以將此次永泰商號化整為零,實則是不希望讓世人覺得,他與永泰商號有些過密的關係。
雖然對於鹽鐵這種官控之物,永泰商號無法大量供給,但是這些陳浩卻不為擔心。因為陳浩身兼巡察使之職,又有李忱頒下聖旨,容不得鹽鐵司剋扣
因此河南府均田制的如火如荼,使得周圍各州道的流民也紛紛聚湧河南。對於這些,陳浩非未加阻攔反而來者不拒,因為陳浩知道當今之世,什麼最難得?百姓!這也正是在三國之中,為何劉玄德捨命帶上百姓的原因。因為有了這些百姓,劉玄德即便深處荒山野嶺,也可以開墾良田以備捲土從來。
如今陳浩手中有著大量的無主良田,有著這群流民也算是解了他心頭之急。如此一來整個河南府一片欣欣向榮。一年間,城坊逐漸恢復,周圍農田桑麻蔚然,大縣男丁七千,小縣也不少於兩千。
一年多的光陰彈指一揮間,然而使得重獲田產的百姓有了收成,除去應交的稅務每一季都尚有盈餘。百姓在得到溫飽的同時,更對這位東都留守感恩戴德。
期間陳浩外出巡視,看見田疇開墾,便以酒食犒賞田主,有農桑豐收者,親至其家,慰勞老小,賜給絹帛衣物。百姓紛紛頌揚道:“陳大人不喜聲伎,觀看歌舞不曾高興過,只有看到好麥良繭才破顏而笑”
當陳浩看到田野荒穢,就集合百姓,杖打田主。當他得知是由於缺乏勞力耕牛所致,就批評鄰里不予提供幫助。從此,鄉民互相幫助,勤力耕作,家家積糧,災年不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