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頁)
先仿造出了第一代雙翼單引擎飛機,第一次試飛是由馮巖親自進行的,在天空中翱翔起來的那一刻,他淚流滿面。
接下來,陳曉奇就直接摒棄掉了雙翼飛機的研究工作,轉而拿出來一份讓所有人都叫驚訝不已的絕密飛機設計草圖。如果是現在有一個二戰迷看到的話,一定能夠認出來,陳曉奇拿出來的那份設計圖分明是經典的德國戰鷹------Bf-109。
陳曉奇沒指望這東西幾年內能造出來,因為這時侯的發動機根本達不到要求,金屬材料也不合適,氣動佈局也需要大量的試驗驗證才能搞出真正的圖紙,但這都不是什麼問題,陳曉奇只是跟他們一個努力的方向而已。在這個時代,單翼飛機是一種不可想象的東西,許多人在第一次見到單翼飛機的時候,堅決不承認這是飛機。
在整個“美華實驗室”,陳曉奇擁有絕對的決定權,這一切的科研發展目前為止都還在他的掌控之中,什麼東西該出現,設麼東西該是什麼樣子,都在他的腦子裡,沒有用的、暫時不需要的,會被他毫不客氣的否決掉,因為他沒有時間好精力讓這些腦袋固執的技術人員去考慮他的未來目標是什麼,他只需要自己將來需要的。
名義上在飛行學校學習的年輕人們,實際上很多時間都在飛行俱樂部中學習駕駛技術。即使沒有美國政府的訂單,陳曉奇也斷斷續續生產了24架,這種在他看來無比醜陋的玩意實在是沒什麼用處,不過是用來鍛鍊研究室也生產技術部門的手藝罷了,順便用來培訓駕駛員,除此之外無甚用處,在戰場上,這東西不堪一擊。
不過有了自己的飛機之後,陳曉奇也學會了飛機駕駛,而他的那幫子訓練了許久的秘密士兵們,也都學會了飛機駕駛,這也算是提前進行了軍事技能儲備吧。
離著能設計出來Bf-109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陳曉奇也不可能讓這些人都閒著,想來想去,他還是決定增加了一個專案------水上飛機,這倒是正好用到了雙翼。
手邊人才仍就缺乏,陳曉奇還是不能開展更大規模的研究工作,他的精力也不夠用的,只能盯到哪個算哪個了。
在1922年中,陳曉奇往國內傳送了大量的優質種子和美國的先進農業技術資料,伊利諾伊州本來就是全美有名的農業州,這裡的農業種植技術和良種都是首屈一指的,陳曉奇甚至不費什麼勁就從當地蒐羅到了大量的種子和各種農業技術資料,這些東西對於將來在他的領地進行農業生產大躍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知不覺中,他已經成為了這時代中國數得著的大地主了,但是地多並不等於有錢。後世,陳曉奇曾經看過一份資料,山東農業在1931年-1936年達戰前最好生產水平,全省平均年種植糧食作物156。9萬畝,總產107億公斤,平均單產66。2公斤。主要經濟作物棉花種植面積623。1萬畝,總產0。86億公斤,平均單產13。9公斤。花生種植面積64。4億公斤,平均單產99。7公斤。1936年大牲畜508。9萬頭,豬408。7萬頭,羊225。5萬隻,家禽2708。9萬隻。平均人均佔有糧食僅281。5公斤。
到了2006年,在農業用地減少到一億畝的情況下,糧食產量達到了400億公斤,棉花102萬噸,豬2778萬頭,羊2918萬隻,牛818萬隻,家禽不計其數。
從這些資料足可以看出,只要有合適的技術手段和良種,光是山東一地的農業產值就有這麼大的潛力可挖,放眼全國,可想而之在這個工地面積比21世紀幾乎多了一倍的時候,人口只有三分之一的年代,讓整個國家農業收入增長一倍並不是多麼艱難的事情,只要有足夠的良種和化肥、農用機械,一定可以做到,中國人要想吃飽,不是想象中的那麼難。
山東有三千多萬人口,陳曉奇這個地主還遠遠不夠大,所以他必須要更加的努力才行。
第四十八章 山寨版JEEP
ps:點選很不錯,推薦收藏有點少啊!大家幫忙啊!開更!
一切都在令人眼花繚亂的速度發展著,陳曉奇在努力的推出更多的發明創造,不管是能不能馬上就用,不管多久才能開花結果,他只是像屁股後面有一把火在燒似的,不停的、義無反顧的往前狂奔,全然不管這個世界將會因為他的行為而變得多麼面目全非,歷史?未來?根本不在他的計劃之中,他早就明白了,自己之所以能來到這個世界,似乎就不是為了作為一個旁觀者默默地等著她變化成原來那個樣子,不可能的。'''''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