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頁)
楊廣看著元善達破爛不堪的衣衫,不禁動容了,他想不到,如今的形勢如此危急,他沉思著,讓元善達退下。
看見一臉沉思,心情頗為不爽的皇帝,金紫光祿大夫虞世基又開始發揮了他的功夫,他上前,輕描淡寫的道:“陛下,瓦崗只是幾個盜匪而已,瞬息可滅。越王年幼,定是被那些奸臣所騙。倘若形勢果真如此嚴峻,元善達又何由至此?”
楊廣深深的看了一眼虞世基,想了一想,勃然大怒,道:“元善達這小子,竟然敢當廷欺君!”
於是,這位千辛萬苦方才到達江都的忠義之臣,奉命前往東陽郡(今浙江金華一帶)徵集糧草,在哪裡,被叛軍殺死。
從此,沒有人向楊廣提起各地叛軍的事情,一切,都很美好,不是嗎?
楊廣笑了,他的大隋依舊堅固。身邊,是美不勝收的美景,還有,美女
第二十一章 李淵
可是沒多久,楊廣的笑容裡充滿了無奈。WWw!
當洛陽接連不斷的求援使者被虞世基等人擋駕,無人再向皇帝進獻忠言時,是年五月初,楊廣的手中,捧著一份檄文。
那是瓦崗李密發出的檄文,檄文中對時任的大隋君王進行了聲討,檄文中歷數了皇帝的十大罪狀,其中‘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之語,來自這片檄文,廣為流傳。
楊廣捧著檄文的手,有些顫抖。儘管他一直想躲進江都離宮成一統,不管外面有多亂。只要江都安定,他能喝著美酒,身邊伴著美女,賞著美景,這就夠了。
可是,這篇檄文!
這篇檄文乃是前宿城令祖君彥奉李密之命而寫出的。祖君彥,其父祖珽因害死北齊名將斛律明月,因而有隋一代,鬱郁不得志。只做了一個芝麻大的小官。在李密自封為魏公之後,隨著投靠的人流也前來投奔,因為文采斐然,故李密將這個寵任交給了他。
而此時的李密,聲威更是大震,因為當時的河南道討捕大使裴仁基居然前來投靠!
裴仁基因劉長恭石子河兵敗後,困守百花谷,一向與他不和的監軍御史蕭懷靜偷偷的收集他的**,想要上告彈劾。恰好此時李密也對裴仁基有愛才之心,這才派了人前來遊說,裴仁基在賈閏甫的勸說下,派他與李密接觸,並受到降書一封。裴仁基得到降書,心中鎮定許多,趕回虎牢,為起事做準備,不料卻被一直偷偷收集他**的蕭懷靜偵知,一一記錄,並準備派人前往東都告發。那名隨從卻被裴行儼抓獲,一番審問之下,裴仁基一不做二不休,立刻帶兵殺了蕭懷靜,並連兵帶關,一起投靠了李密。
原來裴仁基手下的猛將如秦瓊、羅士信等人也隨著裴仁基投靠了李密。生活就是這樣的喜劇,當初隨著張須陀幾番與瓦崗大戰,打的你死我活的人,如今卻共同侍奉李密。這其中,有徐世勣、單雄信、王伯當、秦叔寶、羅士信,還有以三板斧聞名於世的程咬金。
而李密對秦瓊等人也非常放心,還令他為自己手下最精銳的八千“內軍”的四員虎將之一。
瓦崗附近,鞏縣、汝陰、淮陽等地紛紛投降李密更是令孟讓率領的兩千人襲擊了東都外城,燒燬了豐都市,一直鬧到拂曉才喧囂而去。一時間,東都人心惶惶,更因洛口、回洛倉被佔,東都缺糧,一時間,越王楊侗又是接連派了不少使者,趕往江都求援。而此時,卻是大業十三年四月。
當楊廣再度接到東都的求援,看著手中才放下的檄文,楊廣的心中只有嘆息!原來,大隋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朕一直以為,不聽這些煩人的事情,就會好過一些,可是為什麼,還是接連不斷的傳來?
楊廣終於笑了,可是笑容裡,有著無奈。還能怎樣?隨即,他下達了幾個命令:一:調集關中士兵,由龐玉帶領,支援東都;二:令涿郡留守、左御衛大將軍薛世雄為救援東都總指揮,並隨即剿賊。同時,楊廣令時任江都通守的王世充率領江淮勁卒二萬人,支援東都。
一時間,江都快馬疾奔,向各地傳達著軍令。
而此時的清河,楊浩在奪取武安之後,襄國郡舉郡來降。楊浩仍令他為襄國郡守,並派來整前去,掌握軍事大權。
在楊浩忙著恢復武安、襄國兩郡時。
大業十三年的五月,發生了一件大事。
太原李淵於太原起義。李淵身為北朝後期叱吒風雲的武川軍團的李虎後裔,有著良好的淵源。可是說,他也是出身與一個軍事家庭,有著非常好的根基。在大業末年,李淵奉命於馬邑太守王仁恭共同防禦突厥,當劉武周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