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第3/4 頁)
而徐世勣則不同,他與楊浩的想法相同,實行的都是精兵政策,是以,楊浩帶來的三萬黎陽軍,都是百戰的精兵,勢力非常的強悍。
楊浩準備在濮陽略作休整之後,立刻帶兵攻擊滎陽郡。
就在濮陽,楊浩見到了河東郡丞王軌,此刻的他,正被五花大綁,當被楊善會帶上來的時候,王軌很是自覺地跪倒在地上,口中喊著:“臣王軌拜見吾皇!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在王軌看來,性命是最重要的,只要能夠活下去,廉恥心又算得了什麼呢?
楊浩對他的事情非常瞭解。
王軌此人,本是大隋的河東郡丞,當反賊宇文化及殺到東郡的時候,王軌選擇了投降。當宇文化及在童山被李密擊敗之後,宇文化及退回了東郡,並在東郡橫徵暴斂,那個時候,王軌又打著為了東郡百姓的名義,投降了李密。等到後來李密被王世充擊敗,並且沒有翻盤的機會的時候,王軌又選擇了投降。
而如今,王軌又選擇了投降,他伏在地上,磕頭不止,聲淚俱下的向楊浩表達著忠心。
對此,楊浩只是冷冷的一笑。
他王軌在亂世之中,就如牆頭草一般,降了又叛,叛了又降,其原因不過是為了家族的利益而已,至於東郡百姓,只不過是他的一個幌子。
的確,在亂世之中,如果沒有沒有爭奪天下的野心和實力,那麼,他就必須要站好隊,跟隨一個有實力的主子,這樣才能保證他的安全,還有一世富貴。就如原本歷史上的郭子和,非常英明的選擇了李唐,從此一世榮祿,兒孫滿堂。
至於王軌,就像一個壓錯了注的賭徒,在輸掉了宇文化及之後,選擇了李密,可是隨後他發現李密也輸了,於是便選擇了王世充,而如今,他發現王世充不能贏錢,所以他又選擇了楊浩。誰有實力,王軌就會跟隨誰,至於忠心,非常值得可疑。
楊浩自然明白這個道路,所以他的選擇,是殺掉王軌。如果這樣的人,他楊浩還給予他官職爵位,那對堅守蒲坂一年之久,忠肝義膽的王行本等人豈不是大大的不公平?所以,王軌必死!
這不僅是對王行本這樣的忠義之士的獎勵,也是對那些三心兩意,毫無忠心度的叛臣一個警告。
當然這所謂的“叛臣”,自然有人明白是誰!
長安。
李世民準備出門。
如今他的身子已經養好,恢復了昔日的健康,只是河東的失敗仍然讓他耿耿於懷,恨不得再次率領軍隊,攻打河東,證明他的才能。
只是,如今臨時監國的太子李建成顯然不給他這個機會,派出了士兵守在秦王府門口,當然啦,太子的藉口非常的好聽,說是為了防止有壞人出門秦王府,威脅秦王的安全。
這個藉口在李世民看來,無比的笨拙。他明白大哥李建成的心思,知道他是為了防止自己再度出去“闖禍”。
開啟大門,幾名宮中的禁衛軍守在了門口,一個軍官非常有禮貌的上前,“殿下!”
李世民微微皺眉,也不答話,轉身就走。當然,他是回府。
庭院中,百花盛開,香味撲鼻,可是李世民顯然無心欣賞,不停的在院子中踱來踱去,似乎在思考著什麼。
長孫氏看著李世民的摸樣也只能微微的嘆息,對於夫君,她自然是知之甚深,明白他胸有大志,可是如今似乎因為河東的敗局,加上太子李建成的打壓,非常的鬱郁,眉頭緊緊的皺著。
長孫氏不過二十歲,膚色白嫩,有國色,當然,她身上最為迷人的,還是她的氣度。雖然她的父親早死,由舅舅養大,可是畢竟出身名門,自從十三年那年嫁給李世民,如今已有七年多了,夫妻倆人甚為恩愛。
那個時候,李世民也不過十五歲,一年後,當時的皇帝楊廣被始畢可汗圍困在雁門關,那個時候,他的夫君毅然參加了軍隊,去解救皇帝。
也正是那一戰,李世民初次顯出了大將之才,那個時候,長孫氏就認為,他的夫君一定是最好的。作為一個妻子,長孫氏無疑是合格的,看到李世民鬱郁,她走出兩步,正要上前勸解。
這個時候,院子外面腳步聲匆匆的響起,長孫氏連忙止住了腳步,躲藏起來。
李世民也是聽到了腳步聲,不由抬起頭來,是杜如晦。李建成雖然在派人在秦王府看守,不準李世民外出,可是還是准許其他大臣前往秦王府探望李世民的,所以杜如晦才能進來。
“克明!”李世民開口,聲音之中,有著焦灼,很顯然,他的心中很是不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