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第2/4 頁)
太極訪得,這傳聞同樣真假難辨。
清初故宮交泰殿藏玉璽39方,其中又一方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玉璽被稱為傳國璽,卻被乾隆皇帝看作贗品。可見傳國璽的真真假假實難確定。
真正的傳國璽到底怎樣失傳?又流落何方?千百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不過有一點毫無疑問,傳國璽肯定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至寶。價值連城這個成語最初是用來形容和氏璧的,而傳國璽歷經千年傳承有著比和氏璧更加重要的歷史意義,形容為無價之寶毫不為過。
南燁知道傳國璽失傳於五代亂世,也就是說此時靈帝持有的傳國玉璽肯定是真品無疑。他估計這年頭也沒人敢仿製傳國玉璽。不過別人不敢仿製,不代表南燁不敢。因為他想到了一個偷樑換柱的計策,可以將這中國第一至寶據為己有。
這計策當然不是現在用,而是要等到以後。南燁覺得自己未來至少有三個機會取得傳國璽,一是少帝失玉璽,二是十八路諸侯討董卓,三是剿滅袁術之時。只要自己預先製造一方假玉璽,然後利用其中一個機會偷樑換柱,這真玉璽不就到了自己手裡?
南燁想要玉璽並非他眼紅這價值連城的寶物,更不是他想要學袁術做皇帝,而是他看好玉璽帶來的將星加成。南燁估計,這天下第一至寶給自己加上十顆以上的將星毫無問題。
要想仿造傳國璽,至少也要知道這傳國璽的大小形狀才行。傳國璽是鎮國神寶,從不使用。漢代皇帝另有六方常用的印章,分別為: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俗稱六璽。每方璽使用的範圍均有規定,譬如賞賜諸侯王時用“皇帝行璽”;發兵、召大臣時用“皇帝信璽”;向外國傳送文書時用“天子行璽”。這些印璽都是白玉質地,螭虎鈕,形制與傳國璽基本相同。
張讓、趙忠擬詔所用就是這六璽之一,傳國璽則不知被靈帝收藏在何處。不過南燁卻有辦法,400星的尋寶技能此時正好派上用場。
南燁這尋寶技能與尋星、尋魂技能類似,只要使用,不用觸控到寶物也能檢視到寶物資訊,還可以與定位技能一起使用,發現一定範圍內的寶物。南燁yù窺傳國璽,暗中便施放了尋寶、定位兩個技能。
寶物:傳國玉璽,中國古代皇帝信物。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後獲得和氏璧,將其琢為傳國玉璽,命丞相李斯在和玉璽上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篆字。後為歷代王朝正統的象徵。裝備後魅力+10。該寶物為萬年天材和氏璧造就,可用於煉製無敵金屍。
南燁真沒想到這傳國玉璽除了可以增加10顆將星,還是萬年天材,如此一來他就更是心動不已,暗暗發誓一定要得到這件至寶才行。
傳國璽被靈帝存放在西園的一間宮室之中,透過尋寶技能,南燁的腦海中完整的呈現出了玉璽的樣式。傳國璽方圓四寸,螭虎鈕,另有龍魚鳳鳥等異獸圖案雕刻其上,旁缺一角,用黃金鑲補,下有篆文,書寫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
讓南燁更加驚喜的是,那藏有玉璽的宮室中並非只有玉璽這一件至寶,還有兩把天子寶劍也在那宮室之中。顯然那宮室就是靈帝藏寶所用。
寶物:倚天劍,曹cāo所佩名劍,傳為取宋玉的《大言賦》中的名句“長劍耿耿倚天外”命名。倚天劍鋒銳無比,後成為寶劍之代稱。裝備後武力+6。該寶物與曹cāo繫結,將星高於535方可裝備。
寶物:青釭劍,曹cāo佩戴的寶劍,靶上有金嵌“青釭”二字。曹cāo有寶劍二口:一名“倚天”,一名“青釭”。倚天劍鎮威曹cāo自佩之,青釭劍殺人令夏侯恩佩之。後於長坂坡被趙雲奪走。裝備後武力+6。該寶物與曹cāo繫結,將星高於535方可裝備。
這兩柄寶劍也是南燁耳熟能詳之物。以前南燁玩遊戲時就曾想過,為何曹cāo身上裝備的寶物那麼多,而劉備、孫權卻沒有?看來都是因為他攻佔了洛陽、長安,將宮中寶物都據為己有了。
南燁儘管眼饞心動,可他也明白,不論是傳國玉璽還是兩把寶劍,此時都與自己無緣。要想得到這些寶物還要靜候良機才行。
南燁尋到了寶,張讓、趙忠也擬好了聖旨,用好了印。兩個宦官請靈帝過目了他們草擬的聖旨後才將聖旨交給了南燁。那聖旨上洋洋灑灑寫了不少字,辭藻也十分華麗,不過內容無非就是授予南燁震遠中郎將之職,並命南燁自行招募士卒、打造兵器、建設城池以抗賊兵。
南燁領旨謝恩之後,靈帝又拉著他詢問了一番黑山討賊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