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4/4 頁)
絕與內地的貿易來往。但實際上,港英當 局在執行過程中根不“得力”,且“默許”民間的“非法走私”,光透過海關放行的進 入內地的商品一年也有數億港元。1950年1月6日,英國外相在給中國外長的照會中, 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合法政府。經過多次談判,1954年6月17日中英建立 代辦級外交關係。英國是最早承認中國政府的帝國主義國家。 英國這樣做,只是出於在華利益與香港地位的考慮,但客觀上對中國有利。 中國政府在香港問題上的靈活做法(維護對香港的主權,但准許英國在香港行使 治理權),歷史證明是正確的。 在香港第二代航海家中,包玉剛下海最晚——他在朝鮮戰爭結束的第 二年,還在跟父親包兆龍爭執要不要買船。 當時航運界行家普遍認為:有志航運的人,若沒遇上朝鮮戰爭的大好 時機,休想在短時期內發大達。 包玉剛不僅下海晚,下海前連海水是鹹是淡都“拎勿清”(搞不清,指 毫無航海知識)。包玉剛後來者居上,成了世界最大的船王,創造出海上神 話。 是命運之神獨鍾於包氏,還是包氏的確有非凡過人之處,
… 頁面 19…
一腔熱血 包玉剛是浙江寧波人。 解放前,江浙有“無寧不成商”的說法。經商是寧波人的傳統職業, 如果一個寧波人,10多歲還呆在老家不出外闖蕩,會被人認為沒出息。 寧波自古就是東南沿海的重要商埠。鴉片戰爭後,寧波成為中國最早 開放的四大通商口岸之一。華商洋商彙集,氤氳的商業氣息薰陶著寧波一 市七縣(鄞縣、鎮海、象山、奉化、定海、嵊泗、慈溪)的人們。 現在海外的寧波籍商人約有30萬人之多,形成財力雄厚的寧波幫,不 少人成為商界翹楚。 在香港的滬商中,又以寧波幫風頭最勁。如紡織業鉅子。南聯實業主 席安子介;原中華總商會會長、幸福集團主席王寬誠;棉紗大王,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